日前,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全國各地的節能減排工作做了進一步部署。其中工信部表態要研究制定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檢查考核辦法,進一步落實完善支持落后產能退出、限制落后產能生產的政策措施。
作為僅次于汽車行業的內燃機第二大用量行業,工程機械不能逃避節能減排的重任。企業如何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筆者認為,可以參照汽車行業,通過法律手段,對老舊工程機械產品施行強制報廢制度,有望從市場的角度助力節能減排政策的持續推進。
目前,老舊產品所配備的發動機大多是從新機下線就裝配在產品上的。這些內燃機的二氧化碳排量要遠遠高出現在行業所要求的標準。雖說直到2000年以后,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保有量才飛速攀升,此前產品的數量非常少。但制訂報廢年限并非是為了淘汰已有老舊產品的一時之計。再過幾年,2000以后生產的產品也已逐年老化,當時使用的內燃機產品在今天看來也已不符合排放標準。而從2000開始累計至今的產品數量已經非同小可,到時才匆忙立法的話,付出的代價可能要大得多。
老舊產品上使用的液壓系統存在的跑、冒、漏現象也將成為導致污染和資源浪費的主要因素之一。雖然這些配套件可以通過更換得到解決,但如果將整機的液壓系統全部拆除重做,成本也非常高。而且,目前行業內使用的液壓系統是否能夠匹配老舊機型尚不得而知。
對于主機及配套件企業來說,如果已經施行報廢制度,他們在更新生產設備的時候,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淘汰落后產能,不必擔心有用戶需要對老舊產品進行維修時沒有配套件供給。這就在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從生產源頭加速了行業整體技術創新發展的步伐。
此外,報廢年限的設置還將減少行業的安全隱患。工程機械產品作業強度普遍較大,元器件和鋼材的老化問題不可避免;部分產品的作業環境危險系數較高,這些因素都將為生產生活帶來諸多安全隱患。設想一臺長期服役的起重機,如果臂架一旦出現斷裂,其后果不堪設想。如果對產品實行和汽車行業一樣的年檢制度,并施行報廢制度,將很大程度避免悲劇的發生。
但推行這個制度阻力重重。一是工程機械產品被理解為一種工業生產資料,它能給用戶帶來經濟利益,多使用一次就可以多賺一點,用戶是否接受強制報廢制度很難確定。對于大、中型用戶來講,他們產品的更新周期相對較短,但只擁有幾臺產品的小客戶難免存在抵觸情緒。
其次,對二手機市場的管理。這些產品不再通過主機制造企業流入市場,控制難度較大。如何控制這部分產品的流向非常困難。而這些產品恰恰是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最大的。
第三,有相當一部分工程機械產品流向礦山或其他偏遠地區。執法力量能否覆蓋這些地區很難被確定。法律規定,帶拖掛貨車、礦山作業車,報廢年限為8年,可申請延期至12年。事實上,這些產品多半使用不到報廢年限車況就已經不行了,用戶自然會及時將它們處理掉。但是諸如推土機、裝載機等部分工程機械產品,在其中的作業強度卻相對較小,可能用十幾年車況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如何監管這些地區的產品也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