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為加快推進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切實保護千島湖水環境安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日前聯合啟動實施新安江流域水環境補償試點工作,“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補償”。這是我國首個省域間合作治理、相互監督的環境保護機制試點。新安江流域的先行先試將為全國大江大河流域推行生態補償機制提供借鑒。
上游治理不好,下游苦不堪言;下游治理不好,上游等于白干
一條新安江,聯起了浙江、安徽兩省的環境保護。
新安江源起安徽,是錢塘江上流,也是浙江省千島湖最大的入湖河流。蜿蜒曲折的新安江水滋養了浙江人,是浙江省不折不扣的“母親河”。而567.40平方公里的千島湖既是浙江省重要的飲用水源地,也是整個長三角地區的戰略備用水源;既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又承擔著大型濕地所特有的調節小氣候、降解污染、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千島湖及新安江流域不僅是浙皖兩省的重要生態屏障,也關系整個長三角地區的生態安全,戰略地位舉足輕重。
新安江的保護與治理,一直是兩省肩頭很沉的擔子。上游治理不好,下游苦不堪言;下游治理不好,上游等于白干。
位于上游的安徽黃山市等地,多年來為了保護流域生態環境,以犧牲自身發展為代價,延緩了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據不完全統計,黃山市多年來生態治理投入資金達50億元。
浙江對千島湖的重視不言而喻。經過多年的全面整治,目前千島湖所在的淳安縣城鎮污水處理率已達80%左右,全縣無一家造紙、農藥、化肥、印染、制革、醫藥化工等重污染企業。
但花費了這么大的力氣,卻因為兩省間埋頭各做各的,協調不暢,導致新安江水環境保護與治理事倍功半。在此背景下,新安江流域水環境補償試點工作2011年啟動,為中國跨省水域聯合治理的探索邁出了第一步。
2011年暫安排補償資金3億元用于新安江上游水環境保護和水污染治理
據浙江省環境保護廳污控處副處長喻志剛介紹,本次補償機制的整體方法已基本敲定。由國家財政向安徽省提供資金,安徽省加快新安江上游水污染防治進程,促進水質不斷改善。同時建立水質檢測補償機制,根據獎優罰劣的漸進式補償機制,由環境保護部每年負責組織皖浙兩省對跨界水質開展監測,明確以兩省省界斷面全年穩定達到考核的標準水質為基本標準。安徽提供水質優于基本標準的,由浙江對安徽給予補償;劣于基本標準的,由安徽對浙江給予補償;達到基本標準的,雙方都不補償。同時,明確補償基金專項用于新安江流域水環境保護和水污染治理。
據財政部介紹,2011年暫安排補償資金3億元專項用于新安江上游水環境保護和水污染治理。其中,中央財政安排2億元,浙江省安排1億元。目前具體金額各方正在協調中。
新安江也聯起了兩個省的經濟轉型。
有了資金支持,兩省間的協調互動將促使兩省經濟的轉型升級,不但使得傳統產業向生態農業、旅游業等綠色產業轉變,更有利于防止污染產業梯度轉移,杜絕“先污染后治理”,“環境換經濟”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