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我真不知道是哪一天。”一位從事地球科學工作多年的研究人員說。
“我們組織過一些活動,沒什么人感興趣,今年沒安排。”一個民間環保組織的南京召集人說。
今天,就是第42個世界地球日。1970年4月22日,這個意在呼吁人類改善全球環境,保護地球資源,創造一個“無碳”未來的“地球日”活動被譽為現代環保運動的發端,推動了多個國家的環境法規建立。然而記者連日來的采訪卻發現,對這個日子和這項活動知曉的人寥寥。對比一個月前的“地球一小時”,“地球日”是如此地靜悄悄。
保護地球,“一日”不如“一小時”
“4月1日,我們就拿出了今年地球日活動的策劃方案。”省國土資源廳一位地球日活動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但在面向公眾的廣場咨詢活動中,“公眾反應平平”。
“地球日”是起源于美國的草根環保運動,最早喊出了“清潔生活”、“無碳未來”。2009年,經聯合國大會決議,確定為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活動從上世紀90年代起進入中國,每年國土資源部等各級有關部門根據確定的主題,開展宣傳活動。
“地球日在國內十來年的發展不溫不火,民眾對這個日子的關注度不高。”自然之友南京會員小組負責人王少明對記者說:“不少民間組織前幾年也搞活動,比如專家咨詢、做展板,花費了不少精力,卻并沒有起到什么效果。”
記者瀏覽媒體報道,地球日的信息,零零星星,鮮有亮點。網站上幾乎看不到相關的熱點專題。這一切,與記者一個月前采訪“地球一小時”活動的情景真是冷熱兩重天。熄燈活動前一周,各地政府積極開始發出倡議,各大門戶網站設專題,策劃活動,組織簽名討論;論壇、Q群里,網友們自發組織的不插電音樂會、燭光聚會活動……據報道,全球134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座城市參與了今年的熄燈活動。
42年歷史的“老環保日”拼不過5年的“新環保日”,是因為人們喜新厭舊嗎?
全民參與,推動力少了什么
“地球日,珍惜地球,可具體該做什么?現在這種日子太多了,記不住。”南京工程學院大學生楊勁松說,地球日的活動很空泛,沒有可操作的內容。
“設定這些日子,就是要引起更多人重視。只有經過實踐體驗,大家才能了解活動的意義,才會愿意去參與、推廣。”西祠陽光少年樂園版的版主“兒是吾師”是一個熱心環保的人,一年多來,他自備獎品,每個月組織版里的孩子和家長去紫金山撿一次垃圾。他認為“地球日”知曉度不高,主要是缺乏互動。“無車日可以去騎車,地球一小時大家都來熄燈,而地球日卻沒什么活動載體。”他還認為,這與有關部門平時不注重宣傳有關,每年都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來做這個事情,就會流于形式。
記者從網上找到省國土資源廳的活動策劃方案,表中共11項內容,從4月1日延續到22日。除廣場咨詢外,方案還包括兩項學術活動、三場面向中小學生的科普知識講座以及一系列宣傳舉措,比如張貼宣傳畫、發送手機宣傳短信、開設宣傳網頁、組織媒體報道等。
“開展活動當然是全民參與效果才會好。但我們只是一個職能部門,組織這樣的活動,力量和資源都有限。現在能做的,就是向社會發出倡導,傳播一些知識。”省國土資源廳那位地球日活動負責人說。
一邊是政府部門發動參與的局限性,另一邊卻是民間組織有力無處使。王少明表示,民間組織由于一些規定限制,空有一腔熱情,有心無力。“政府部門很少會邀請民間組織參與發動社會民眾。但合作效果其實會比較好,比如我們與省科技館合作,定期組織活動,對青少年進行環境教育,效果就十分好。”
改變冷遇,要讓公眾有事可做
那么這些形同“雞肋”的紀念日是不是應該任其自生自滅呢?記者采訪了幾位專業人士的看法。
南京大學地科系教授王良書對記者說,作為最早關注地球環境的紀念日,“地球日”涵蓋的內容很豐富,關注災害、環境、發展,所以實施起來有困難。與國外相比,國人關于地球科學方面的知識差距還很大,“比如日本大地震后國內爆發的鹽慌,就是沒有科學常識的表現。”
“‘地球日’冷而‘地球一小時’熱,這不是公眾葉公好龍,而是說明公眾的環保熱情需要表達的途徑。”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曹常群研究員認為,不是要放棄這些紀念日,而是要改變方式方法,為公眾的熱情提供途徑,并引導到好的目的。
曹長群說,現在一年里,以善待地球為主題的紀念日很多,氣象日、水日、濕地日、環境日、海洋日等等,雖然側重點不同,但主旨都是喚醒人類對地球、自然的關愛,反思自身的行為,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這些日子同時擔負著科普和環保的功能。如果強調科普,那么群眾就是被動地接受;如果強調環保,那就應該讓群眾積極地參與。
毫無疑問,這些年中國人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即使人們還不能完全貫徹在日常行為中,但卻很渴望在簡便易行的環保行動中做表達,所以就會有熄燈、不開車、不抽煙等環保倡議的積極響應。但對于那些沒有具體表達方式的紀念日則敬而遠之。比如同樣是保護大自然,植樹節種樹、古樹認養和愛鳥周為小鳥做巢,市民的參與熱情很高,而“保護生物多樣性日”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所以推廣這些紀念日應該把群眾可參與可操作放在策劃活動的首位。如果在“地球日”發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帶群眾去看一看地質斷層的現場、給水土流失嚴重的山坡撒上草種、撈一瓢藍藻爆發的湖水,而不是偷懶地放幾張照片,人們就不會覺得地球日無事可做了。(李玲 廖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