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旨在探索解決膜行業發展深層次問題的膜科技產業紫金論壇2011在南京落下帷幕。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南平提出,我國膜領域科技產業“十二五”期間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打造千億元規模膜產業的總體目標,必須充分整合科技、市場、政府、金融等因素,為行業搭建技術研發、成果孵化、公共服務的平臺,通過資源整合,加速成果轉化,破解共性難題,開發行業關鍵技術。
“據粗略估算,我國膜行業的遠景市場是萬億元規模,這跟當前300億元市場的現實形成強烈反差。到底是什么制約了膜行業的發展值得深思。”徐南平介紹,去年,我國膜科學家在國際膜領域權威專業雜志(JMS)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已經超越美國居全球第一,被引用次數也接近美國居第二,這說明我國膜技術科研水平并不低,但產業競爭力卻沒有相應提升。
據了解,被稱作膜工業芯片的膜材料高端應用市場,我國只占10%左右;在極具代表性的反滲透海水淡化中,我國膜的比例僅為1%~3%。“如果把膜工業比喻為計算機,那我們現在所做的僅僅是組裝,芯片的競爭力比較弱。”他補充說,不是科學家不愿意跟企業合作,只是真正的對接很難開展。產學研合作談的很多,但實際上大都是科研人員去創業和管理企業,各種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整合,這樣并不能真正把膜市場做大。同樣,如果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不能持續擁有核心技術,也很難進一步發展。
徐南平介紹,去年南京膜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正式獲批,這是膜行業打造資源整合平臺的一次探索。希望能將有價值的技術吸引到這里,進行規模放大和人才團隊培養,等時機成熟的時候一起打包與資本和產業資源進行整合。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從堦、中國膜工業協會秘書長尤金德等多數參會人士也認為,要在5年內將膜市場從300億元發展到上千億元,靠傳統發展模式是行不通的,亟須一個國家級行業平臺的推動,并合力解決行業面臨的共性技術難題。
本次論壇由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膜工業協會主辦,來自政府、學術、行業協會以及企業和金融界的20多名高管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