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相關渠道獲悉,我國正在加緊編制《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1-2020)》,該規劃將用于指導全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為履行在哥本哈根會議上的承諾,未來15年低碳領域內的直接投資有望高達10萬億元,并由此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記者了解到,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5%。為實現這一目標,相關部門正在抓緊編制《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1-2020)》。
據悉,該規劃在征求有關部門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將用于指導全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主管部門的人士表示,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受害者。近10年,我國因極端氣候事件造成的年均經濟損失達2000多億元。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人士表示,由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日益緊迫,對新能源等低碳技術的需求有了強勁增長,這也為我國未來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按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測算,想要實現全球控制溫升不超過2℃的目標,在能效、低碳能源領域的投資將達正常情景下投資的10倍,每年要達到1.2萬億美元。
上述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人士表示,如果要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強度下降40%-45%的目標,我國在節能和新能源領域的直接投資15年內就需要10萬億元以上,這尚未包含上下游相關產業發展的投資需求,這樣大規模的低碳投資也意味著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