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鳴作響,輪帶轉動,位于昌平區陽坊鎮的元泰達環保建材公司廠房中,三臺機器設備相互配合,“吞食”著殘磚斷壁,沙石、混凝土……篩分、破碎、磁選,多道程序之后,一塊塊方整的古建磚,一袋袋再生混凝土骨料被機器一口一口地吐出,看似無用的建筑垃圾重新變成了建筑原材料。
雖然這種能將建筑垃圾變廢為寶的循環利用場所有望在除東城、西城、石景山區之外的13個區縣建成。市市政市容委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建筑垃圾綜合管理循環利用的標準,今后資源化處理將成為本市建筑垃圾消納的主要方式。
年產建筑垃圾千萬噸城市拆遷、城中村改造、新農村建設、居民裝修等都要產生大量的棄土、棄料,這些都屬于建筑垃圾。據市市政市容委統計,近年來,本市建筑垃圾每年已達1000萬噸,其中拆除性建筑垃圾800萬噸,裝修性垃圾200萬噸。
目前,本市處理建筑垃圾的主要方式是簡易填埋,全市目前有21個大坑,可簡易填埋4337萬噸建筑垃圾,即便每年建筑垃圾產量不再增加,三四年后,這21個大坑就將填滿,建筑垃圾將無處可埋。
“大坑填滿后,只能用于修建道路,不能再用于耕地,而且,瀝青等防水材料填埋后也會影響環境。”市市政市容委環境衛生處有關負責人說。
建筑垃圾填埋,不僅占用緊缺的土地,更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元泰達環保建材公司董事長吳建民向記者介紹:“從技術角度講,進到我這兒的建筑垃圾,95%以上都可以再生。”
經過加工,建筑垃圾可以變成標準磚、古建磚,還可以生產再生混凝土粗細骨料,粉塵經過沉淀后,還可以用作公路建設的有機物填充物。“環保一點不用擔心,都符合國家標準。”吳建民說。
資源化處理不足“現在吃不飽呀。”吳建民感嘆著,他的公司雖然被允許處理周邊25公里內的建筑垃圾,但今年他只處理了37萬噸建筑垃圾,還不到全市建筑垃圾生產量的4%。如果滿負荷運轉,該廠年處理建筑垃圾能達到100萬噸至150萬噸,能生產標磚1億塊,產值上億元。“100萬噸建筑垃圾實現循環利用之后,與簡易填埋相比,可以節約300畝土地。但是沒人往這兒運呀。”吳建民很著急。
據介紹,本市建筑垃圾處理涉及的管理部門很多,例如垃圾屬于市市政市容委管;垃圾再生利用的建筑材料,歸市建委管;運輸建筑垃圾的車輛歸市運輸局管……協調起來難度不小。
目前,本市的建筑垃圾不僅資源化處理不高,而且很多建筑工地還違規運輸,違規傾倒,不僅浪費資源,還損壞市容環境。
建筑垃圾將有再生標準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在國外已不是新鮮事,發達國家建筑垃圾資源化率一般超過90%。日本將建筑垃圾視為“建筑副產品”,建筑垃圾盡可能不出施工現場,盡可能重新利用,資源化率達98%。美國鼓勵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而對建筑垃圾的填埋處理收費較高,建筑垃圾資源化率超過90%。
本市目前也將循環利用、資源化處理確定為今后建筑垃圾的主要處理方式。市市政市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建筑垃圾綜合管理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以及再生建筑材料的相關標準,遵循排放減量化、運輸規范化、處置資源化及誰生產、誰負責的原則,合理布局,擇址新建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廠,全力消除亂倒亂堆建筑垃圾現象。
另據透露,未來本市除空間有限的東城區、西城區、石景山區外,其余13個區縣有望全部設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廠,各區縣也可合作建廠或付費處理,消納本轄區建筑垃圾,循環利用,變廢為寶。(中國過濾分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