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浙江大學與南方泵業共同成立了研發中心,這一中心將在未來一年多時間內就海水淡化裝置中的能源回收環節方面進行研發。若成功,中國海水淡化將有望實現完全國產化。
浙江大學負責這一項目的是由該校化工機械研究所王樂勤教授帶領的一個幾十人的團隊,而南方泵業是一家上市的民營企業,是中國泵業的領軍企業之一。
海水淡化是一個新興產業,隨著島嶼和沿海地區淡水資源短缺狀況的加劇,海水淡化愈發重要。據統計,截至2009年,全世界已有150個國家應用海水淡化技術,數億人飲用或使用淡化水,淡化水以年增長率10%—20%的速度增加。
據王樂勤介紹,中國海水淡化工程數量少、規模小,日產量僅為世界的1%。“目前,沿海省市擁有的淡水資源匱乏,隨著海水淡化技術的成熟及成本降低,在沿海興建大型海水淡化工廠是一個必然趨勢。”王樂勤表示,雖然海水淡化是趨勢,但是核心技術和專利多被美、德、日等國掌握,特別是大噸位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裝置還完全依賴進口,設備和技術依賴進口導致淡化費用高昂。
反滲透海水淡化是目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術之一,能量回收與反滲透膜和高壓泵并列為反滲透海水淡化系統中的三大關鍵技術。目前,高壓泵和反滲透膜的相關技術已經被中國攻克,但是能量回收一直無法得到解決。
記者了解到,由于海水淡化目前設備主要依賴進口,費用很高。但是,一旦核心設備實現國產化后,相關費用將會大幅下降,淡化后的水費也將會大幅下降。
王樂勤以1萬噸每日總投資為1億元的海水淡化工程為例,總設備的花費大約在6500萬元,而能量回收裝置占總設備的15—20%,約1300萬元。“一旦國產化后,能量回收裝置則僅需幾十萬元。”
從事化工機械和流體工程研究的王樂勤團隊曾獲得多次國家科技獎勵,此次與南方泵業成立研發中心后,目標在明年年底攻克能量回收技術難關,并生產出樣品。
“舟山是國家海洋經濟示范區,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我們希望能夠盡快解決舟山發展中的淡水資源瓶頸,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王樂勤說。
對此,這次校企合作,南方泵業總經理沈鳳祥態度十分明確,為研發中心提供場地和科研經費,成果轉化后,校企雙方進行股份制合作。
對于這項技術的校企合作開發,浙江省市科技部門均予以了較大的支持。目前,這一項目也正籌備上報國家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