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綱要》等文件對污水處理行業提出了“四個提高”要求:提高污水處理率、污水排放標準、再生水回用率和污泥無害化處理率。“四個提高”在“量”和“質”兩方面對污水處理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將催生相關行業、公司的投資機會。預計2011年至2015年污水處理產能需增長63%,即保持1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挑戰與機遇并存
環保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地表水污染依然較重。七大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海河、遼河和黃河的受污染程度最為嚴重。湖泊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和總磷,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其中,受污染最嚴重的是三湖(即太湖、滇池和巢湖)。
水資源受污染程度嚴重,對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將污水進行處理后再行排放,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是解決此問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雖然“十一五”期間水環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國水污染現狀依然嚴峻,“十二五”期間污水處理行業面臨更大的挑戰。《“十二五”規劃綱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編制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等產業政策對污水處理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要求可以概括為“四個提高”:提高污水處理率、提高污水排放標準、提高再生水回用率和提高污泥無害化處理率。
污水處理行業是典型的公用事業,因此其主要驅動因素是產業政策。《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南》等文件提出的“四個提高”的要求,將促進污水處理行業兩個方面的發展,一個是“量”,另一個是“質”。“量”是指,污水處理率提高的要求將帶動污水處理產能的增加。“質”是指,污水排放標準的提高、再生水回用率的提高、污泥無害化處理率的提高都將對污水處理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
供需缺口蘊藏投資機會
“十二五”期間污水處理行業“量”的提升歸因于污水處理率提高的要求。受經濟結構調整、產業技術進步和污染控制措施得力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在工業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近四年工業污水排放量出現下滑勢頭。與此相反,我國生活污水排放量呈現出逐年增加的態勢,這主要歸因于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9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為354.7億噸(同比增速高達7.5%),占到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60%。
我們分析,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的繼續推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將平穩增長,成為新增污水排放量的主要來源。
2009年,全國污水排放量為589.1億噸,按照污水排放量每年以3%的速度增長、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率平均值為80%、污水處理設施平均負荷率為80%計算,到2015年全國污水處理能力需達到703.4億立方米/年,即2.04億立方米/日。相比2010年全國1.25億立方米/日的污水處理能力,2011年至2015年,污水處理能力需保持1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即“十二五”期間,污水處理產能需增加63%才能滿足污水處理的需求。
《十二五規劃綱要》和《指南》明確規定了“十二五”期間污水處理率的增長目標,污水處理率提高的要求將有效帶動污水處理行業“量”的提升。在污水排放量預計將穩步增長的背景下,想要提高污水處理率,唯有提高污水處理量。提高污水處理量可通過以下兩個途徑:增加污水處理產能、提高污水處理設施負荷率。增加污水處理產能將拉動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構成污水處理設施新增“量”。提高污水處理設施負荷率,關鍵是完善污水管網的建設,這部分構成污水管網新增“量”。
新建大量污水處理設施,受益最大的是處于污水處理子行業產業鏈中游的污水處理工程建設企業。處于上游的污水處理設備和污水處理劑細分行業,存在產品多樣化和市場分散化的特點,因此受益程度較弱。完善污水管網建設,以提高污水處理設施負荷率,受益最直接的是處于產業鏈上游的污水管網生產企業。因此,我們看好處于產業鏈上游的污水管網生產企業和處于中游的污水處理工程建設企業。
城鎮生活污水將是我國新增污水排放量的主要來源,因此,“十二五”期間新增污水處理設施中市政污水處理廠將占多數。此外,污水處理行業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征,在污水處理產能將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具有強大的外埠業務拓展能力的企業將占據先發優勢。市政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由市政污水處理企業承擔,他們不僅從事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通常也負責此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營,同時覆蓋產業鏈中、下游兩個環節。“十二五”期間我國污水處理產能的大幅增長最直接的受益者將是外埠拓展能力強的市政污水處理企業,我們重點看好首創股份和創業環保。
MBR行業快速發展
國家對“十二五”期間污水處理的“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包括提高污水排放標準、提高再生水回用率、提高污泥無害化處理率。提高污水排放標準、提高再生水回用率是對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提出的要求,提高污泥無害化處理率是對污水處理行業實際減排“質”量提出的要求。
為了達到國家規定的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要求,污水處理設施的升級改造勢在必行,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關鍵是對污水處理工藝進行改進。
污水處理工藝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物理化學法等多種方法。活性污泥法分為,傳統活性污泥法、缺氧-好氧法(A/O)、厭氧-缺氧-好氧法(A2/O)、氧化溝法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等。目前,氧化溝法、A2/O法、SBR法在國內的市場份額較大,為國內市場的三種主流污水處理技術。
MBR技術是公認的當今世界最前沿高效的污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之一,非常適合我國正在推進的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和促進水循環利用的要求。我們判斷,受益于污水處理標準的提高,“十二五”期間MBR技術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據專家預測,國內MBR市場需求將以50~100%的年增速高速增長,大大高于國際平均增長率。2008年,國內MBR市場規模為16億元。2010年,國內MBR項目的市場需求預計將達到100億元,占污水處理市場的份額將達到8%,2015年的市場需求將達到300億元,占污水處理市場份額將達到27%,將較多地替代傳統技術,躍升到國內污水處理主流工藝技術的行列。
MBR技術包括膜材料制造技術、膜組器設備技術和MBR工藝技術三大技術領域。其中,膜材料是核心,技術難度最大。目前,國內MBR項目中采用的膜,35.3%由國內企業提供,其他64.7%由外資企業提供。在未來的發展中,國內膜產品對國外產品有較大的替代空間。目前,國內的膜生產商主要有碧水源、天津膜天膜、杭州明清環保等公司。(中國過濾分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