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運營成效不盡人意
據悉,汕頭市納入省“十一五”期間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有9個,建設總規模達到62.9萬噸/日。其中,龍珠水質凈化廠、北軸污水處理廠、澄海清源水質凈化廠、潮陽污水處理廠、潮南兩英污水處理廠、潮南峽山污水處理廠、南澳污水處理廠已建成投入使用;南區污水處理廠濠江分廠廠區工程已完成40%工程量,預計今年年底建成,爭取明年3月份通水生產。
記者了解到,7家已投入使用的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工藝穩定,出水水質均達標,然而,由于廠外管網收集系統建設滯后,除龍珠水質凈化廠、澄海清源水質凈化廠日處理污水量達到建設規模之外,其他5家廠均處于“半饑餓”狀態。像潮陽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為7.5萬噸/日,目前實際日處理污水僅4.1萬噸左右,不到建設規模的6成;北軸污水處理,建設規模為12萬噸/日,目前實際日處理污水也只有8萬噸,僅為建設規模的六成多。
“沒有完善配套的廠外管網,即使污水處理廠建得如花園,也是"有頭沒腳"難以發揮應有的成效。”調研中,一業內人士感嘆道。
探因:廠外管網投入大
建設污水處理廠實現“一縣一廠”是我省確定的一項工作任務。為加快粵東西北地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度,2008年省政府專門撥出25億元對這些地區給予補助支持,汕頭市9個項目獲得省補助資金超過5億元。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汕頭市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以潮南峽山污水處理廠為例,該廠現已建成的管網是5.282公里的主干管,原來的集水分支干管仍然依賴峽山街道原有市政管網。由于峽山街道原來只是一個鎮區,地下管網的建設并不完善,如果要進行改造,難度很大,不僅涉及征地與拆遷,所需的費用以及面臨的各種施工困難也讓當地政府不堪重負。
“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投資巨大,特別是完善的廠外管網收集系統建設更是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財政難以承受的。像北軸污水處理廠,建設該廠總投資9億多元,其中約7億元用于管網建設。雖然目前國家和省對管網建設給予補貼,但補助標準較低,可謂杯水車薪。”汕頭市環保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策:提高管網建設補助標準
污水處理廠要“吃得飽”,首先就必須提高城市的污水收集率,這就需要完善廠外管網各配套分支的建設。
市環保部門相關人員建議,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大幅度提高管網建設補助標準,緩解經濟落后地區的財政壓力。同時,適當調整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擴大城市污水處理費的征收范圍。
結合當地實際,潮南區政府相關人員也建議,原有市政集水管網全面整修的工程一下子說上馬不太切合實際,可分兩步走,一方面峽山街道抓緊對分支管網的修繕進行論證,作出明確規劃,管網的修繕必須把污水全部納入污水廠作為目標;另一方面,目前可對一些地方管網進行小范圍修繕,獲取一部分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補充,盡快改變污水處理廠“半饑半飽”的現狀。(中國過濾分離網www.tianhuc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