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凈水器干凈嗎?你知道凈水器可能導致“二次污染”嗎?
衛生部網站日前爆出11款進口凈水產品質量不合格,問題主要包括砷超標、菌落總數超標和有機物去除率不合格等,令凈水器行業面臨“信任危機”。記者走訪深圳市場發現,凈水器標準不一,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對專業知識缺乏了解導致購買時“蒙查查”。
業內人士提醒,“洋品牌”在中國有些“水土不服”。在選購凈水器時,消費者不應迷信品牌,而要進行自我識別。
洋凈水器遭遇信任危機
根據中國衛生部網站5月30日公布的一項公告顯示,包括松下、三菱、3M在內的11款進口凈水產品質量不合格,問題主要包括砷超標、菌落總數超標和有機物去除率不合格等。
記者昨日從蘇寧、國美(微博)等電器店了解到,受到檢測結果的影響,出問題的幾個品牌銷量有所下降。據悉,國家衛生部曾對國產品牌進行抽檢,發現各類型活性炭濾芯的不合格率一直較高,導致很多消費者對所謂的進口凈水器相當青睞。而此次的抽檢是第一次針對“洋品牌”,結果發現,即便是消費者最受青睞的3M等“洋品牌”也不可靠。
“水土不服”是重要原因
為何消費者一直信賴的“洋品牌”也出現不合格的問題?中國凈水行業協會秘書長顧久傳表示,進口凈水器存在著“水土不服”的現象,國外的凈水器未必適合中國的水質。因為國外的水質普遍好過國內,而國外的凈水器主要針對國外的水質,拿到中國,本身的活性炭的容量小了,吸附性也少了。比如以前有日本的凈水器,在中國使用一個月,就被各種雜質、重金屬等物質給“堵死了”。
揭秘
尚無針對凈水器“二次污染”的檢測
既然品牌不可信,消費者該如何判斷呢?有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商家出具的國標,都是沿用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而這一標準與自來水檢測標準相同。也就是說,以這一標準來衡量,市民花錢在家中加裝了凈水器凈化過的水,和未經過凈化的自來水,檢測出來的結果都將是“合格”。
此外,在凈化器整個行業存在誤區,就是只針對當時過濾凈化后的水的檢測,但實際上,水通過凈化器后,會留大量的有害物質在凈化器內,這會造成水的“二次污染”,而目前,尚沒有針對凈化器是否存在“二次污染”的專門性的檢測。這就意味著,用一段時間之后,從凈化器出來的水可能比水管出的自來水還臟。
選購要點
消費者須了解過濾工藝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沒有統一的標準,消費者也不必為此發愁,只需要在選購時向銷售人員了解產品的過濾原理即可。比如,首先要看濾芯有沒有排污的功能,因為濾芯承擔了“藏污納垢”的主要任務,讓水變干凈,自身卻很臟,因此濾芯要能排污;此外,要看凈水器能不能除菌,因為細菌可能會在活性炭等環節大量滋生,除菌功能的凈水器可以防止水管的“二次污染”。另外,還要了解活性炭是不是在凈水器的最后一級,如果是最后一級則比較危險,因為活性炭本身存在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