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資源短缺之外,水污染和水環境惡化也已經成為當前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環保部《2008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截止2008年底,在監測的200條主要河流409個斷面中,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55.0%、24.2%和20.8%。28個國家控制的重點湖(庫)中,滿足Ⅱ類水質的僅4個,占14.3%;Ⅴ類和劣Ⅴ類的16個,占57.2%。
哈藥污染門再一次將我國水污染問題凸現在公眾面前,眾多的水污染問題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的水資源短缺危機。美國民間智囊機構——世界觀察研究所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由于中國城市地區和工業地區對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國將長期陷入缺水狀況。”專家指出,“20年后中國將找不到可飲用的水資源”。
飲水安全呼喚膜法技術
面對嚴峻的水環境,中國證券網報道,在前段時間舉行的“中國安全飲水高峰論壇”上,科技部有關專家表示,緩解水資源短缺和保證飲水安全是一項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戰略任務,“十二五”期間,科技部將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安排水資源保護和水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攻關任務。
而將于2012年7月1日強制實施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將飲用水指標由原標準的35項增至106項,并對原標準35項指標中的8項進行了修訂。膜法技術將對實現這個標準起到重要作用,或成為一些大城市的首選。“中國有3億人喝不到達標水,而2012年將實施的飲用水新標準在當前大部分地方都達不到,這都需要依靠膜法處理來達標。”中國膜工業協會工程與應用專業委員會主任陳觀文說。
據介紹,從“十一五”末開始,用膜法處理城市用水的工程已陸續開工。杭州、無錫、東營、北京等地建設了膜法水處理自來水廠。其中,北京去年年底規劃的50萬噸/天自來水廠已通過認證,規模被稱為全球最大。
膜法將迎工業廢水市場大機遇
與此同時,緩解水資源危機與快速的工業發展資源這對矛盾也成為我國“十二五”期間面對的一大難題。而膜法處理同樣對于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等具有重要作用,并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工藝水、生產、海水淡化等領域,且占據重要地位。
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此前一項預測顯示,我國“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廢水治理投入將分別達1.05萬億元和1.39萬億元,其中工業和城鎮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資將分別達4355億元和4590億元。
按照規劃,國家未來可能對一些新上大型項目不配給用水指標,而要求企業必須使用市政廢水,這就需要通過膜法處理將廢水變成可利用的再生水。目前國際上廢水回用領域的膜法處理工程已占到總量的95%以上,中國的膜材料也有90%以上用于水處理。
對此,陳觀文認為,“我們預計膜制品市場每年增長約20%,而與膜技術相關的水處理工程等年增長率則高達40%。”
實際上,中國膜產業也已經進入快速增長期:2004年我國膜產業市場額度為75億元,2008年增加到200億元,膜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微濾、超濾、反滲透等膜技術在海水淡化、給水處理、污水處理與回用等領域的工程應用規模迅速擴大,多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大型膜法給水工程、污水回用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已經相繼建成。
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所所長傅濤曾就此撰文指出,膜技術或將引領中國未來水處理黃金十年。而在近期的一個網絡調查中,眾多的受調查者認同了這一觀點。結合行業現狀及政策背景,有約73%的受調查者認為,“膜”將引領行業未來的黃金十年。
為此,作為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專業門戶網站,中國水網歷時半年,就膜領域備受關注的MBR市政方面應用進行了深入調研,接受眾多行業專家、企業家的建議,最終完成《應用MBR萬噸級市政污水處理項目》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