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2年年底,我省將全力抓好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規范化處置,建成并運行與當地污泥產生量和泥質相適應的污泥規范化處置設施。時間緊任務重,為實現上述目標,我省各地競相采用新技術、新模式,確保城鄉遠離污泥二次污染。
在無錫市環保局,記者采訪得知,目前該市72家污水處理廠每天產生污泥為1500噸,原先處理方式主要為填埋、焚燒或進行制磚、堆肥等綜合利用。因轉移過程中缺少監管手段和措施,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為此,該市借鑒國內外經驗,因地制宜開發出獨特的污泥調質深度脫水、焚燒的工藝技術。這項工藝的應用能夠使含水率95%以上的污泥一次性脫水至60%以下,體積減小50%,大大降低了后續處理處置的難度和處置的成本,而且該項技術不僅適用于城鎮污水處理廠,在印染、紡織、造紙等工業廢水處理廠也能推廣應用。預計到今年年底,無錫市的污泥將在本地全部實現規范化、無害化處置。
常州市環保局對污泥處置的辦法是完善并出臺了一系列規定,嚴格要求市區的污水處理廠污泥要集中運送到指定地點處置。此外,通過污泥堆肥、制磚等多種安全處置手段,使金壇、溧陽市的污水處理廠污泥也做到了“點滴不漏”。
張家港市環保局負責人認為,有壓力才有動力。今年年初,該市對印染廢水及生活污水處理單位下達了限期治理決定書,要求到10月底,必須完成24家一般污泥處理設施建設,基本實現一般污泥規范化、集中化、資源化處置利用。
此外,張家港市還利用政策扶持建立了市場化運作模式,規定全市污泥含水率在50%以內的處置利用建議價格為100元/噸(含集中收貯點收集運輸費用)。如產泥單位自行運輸的,委托處置利用價格在建議價格內由委托雙方自行協商,這種創新運作模式得到了企業的一致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