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沙漠變成綠洲”,是以色列這個嚴重缺水的沙漠國家最重要的中心任務,他們創造了把大片干旱土地變成富饒農業良田的奇跡。如今,以色列希望加強與中國的水資源和技術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水問題的挑戰。
7月11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與以色列駐華使館聯合主辦的“北京—以色列水技術研討會”在京舉行。以色列駐華大使安泰毅表示,以色列自建國之日起一直將水技術看作國家建設的重中之重,在海水淡化、污水處理、滴灌、節水和水資源管理等方面具有優勢和經驗,并擁有世界上最高效和創新性的供水系統。水技術合作是以中兩國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
地球70%以上表面被水覆蓋,但僅有不到1%的水適合人類飲用,海水淡化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而以色列將咸水轉化為灌溉用水有豐富的經驗。2009年底建立的哈代拉反滲透式海水淡化工廠是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廠。聯合國報告將以色列列為世界海水淡化方面的領先者之一。
全球70%的供水是流向農業的,因此優化農業水供應方案對解決水資源挑戰至關重要。聯合國報告指出,許多國家超過80%的污水未經任何處理即直接進入河道和地下蓄水層,水的凈化尤其在發展中國家是個問題。即使在發達國家,污水處理的水平也不盡相同。
在以色列,不足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卻養育著700萬人口,而國土面積的60%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內蓋夫沙漠。就是在這樣一個嚴重缺水的地方,以色列人用自己的節水智慧發展農業,農產品(000061)不僅能夠滿足國內的需求,還大量向歐洲等國出口。
以色列政府發展農業優先解決的是水源。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政府投巨資進行大規模水利建設,先后修建輸水渠300多公里,鋪設輸水管線4200多公里,將北部水源輸送到南部,直至沙漠縱深地區,并將地下水的抽取系統聯成網。記者獲悉,以色列近70%的污水經處理后重新用于農業,剩余污水也大都經處理后另作他用。
以色列工程師西姆查1959年發明水滴灌溉管線。今天,滴灌技術被視為灌溉史上最有價值的創新發明。多年來,以色列全國從北到南全面普及推廣了微灌、噴灌和滴灌技術。滴灌、噴灌系統等新型節水技術已是第四代、第五代。
據介紹,滴灌擁有其他灌溉方式無法比擬的優點。由于側管上每個滴頭的滴水量均勻一致,即使在中等坡度梯田也能使用。隨著技術進步,陡坡地勢及較遠距離的滴水速度也能一致。把肥料加到水中,經過滴頭直接施到植物上直達植物根系,達到節水、節肥的效果。滴水灌溉技術發展到完全由計算機控制,根據土壤的吸水能力、作物種類、作物生長階段和氣候條件等定時、定量、定位為農作物供水,不僅使以色列水資源利用率達85%以上,耕地面積由1949年的16.5萬公頃擴大到目前的45萬公頃,還大幅度提高了農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農民人均年收入普遍達到5萬—8萬美元。
世界農業專家曾計算,按照以色列的節水效率,地球可以多養活3倍的人口。以色列國際農業發展合作中心已在中國建立示范農場,包括1994年建立的中以示范農場、2003年在新疆建立的中國以色列旱區農業示范中心等。同時在西非、印度拉賈丹沙漠、中國新疆北部干旱地區開發沙漠和開展干旱農業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