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天,新能源和環保類的股票都成為資本市場“兩會行情”最強勁的“拉升者”,這主要是拜“低碳經濟”的概念所賜。
事實上,就在眾多代表委員都在呼吁發展低碳經濟時,似乎還沒人能說清楚什么是“低碳”。
就在兩會召開之際,國家發改委氣候司正在起草 《關于低碳經濟發展指導意見》,試圖為中國描摹一個發展低碳經濟的路線圖。
而與此同時,全國已經有超過20個省市準備啟動低碳經濟。他們紛紛委托國家級能源研究機構,制定低碳經濟發展規劃。
3月10日,國家發改委相關司局的官員說:“《關于低碳經濟發展指導意見》實際上是一個旨在為低碳熱潮降溫的文件。這只是一個指導性文件,不會對具體政策做出明確規定。這個文件不會馬上出臺,還需要時間。”
另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等相關司局還沒有接到上述文件的征求意見稿。
什么是低碳
官方對低碳經濟的界定依然模糊。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官員接受本報采訪時說,目前還不愿意對低碳定義;工信部節能司司長周長益說,搞低碳就是做節能,做好對碳排放的控制和減少,其次是做好能源結構調整,把能源的利用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轉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的官員則表示,還不知道低碳經濟究竟是什么。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的智囊專家們對低碳的定義也不一致。
清華大學低碳經濟研究院院長何建坤將低碳經濟定義為,“以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潔開發為基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本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
何建坤是哥本哈根會議中國代表團高級顧問團成員、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則認為,“低碳經濟是指社會經濟體系的構建和發展能夠實現低碳排放。”姜克雋也是哥本哈根會議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
低碳路線圖
2009年年底,國家能源研究所相繼完成了《2050中國能源和碳排放報告》、《2050低碳發展情景研究》和《實施碳稅效果和相關因素分析》三份課題報告。這些將成為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制定 《關于發展低碳經濟發展指導意見》的參考依據。
按照這些報告,中國發展低碳經濟,首先要在鋼鐵、能源等27個領域實現低碳發展,同時建議碳減排的重點要從現在以工業部門為主轉向工業、建筑、交通并舉。
姜克雋預計,從今年開始,我國每年工業領域發展低碳經濟的投入大約1萬億元,2020年以后每年用于建筑、交通低碳經濟的投資大約是1.5萬億元。
國家發改委相關司局官員透露說,正在草擬的意見也將會提出發展低碳經濟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并會對相關問題做出界定。比如,到底什么是低碳經濟?如何發展才能算是低碳經濟?均要對具體的行業做出清晰界定。該官員表示:“如果按照《意見》的要求去做,對于地方來說,發展低碳經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姜克雋的課題組已經為政府決策部門提出了發展低碳經濟的技術路線圖和政策路線圖。低碳路線圖將經濟劃分為交通、能源、住宅等40多個行業和部門,并為他們提出了具體的能耗指標和技術標準。按照姜克雋的設想,達到這些標準的才是低碳經濟。
而在政策層面,首先需要將現有的節能減排政策延續到2020年。2005年,國務院提出“十一五”期間GDP單位能耗下降20%的目標。2009年11月,國務院進一步提出,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
上述任務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并不容易。兩會間隙,一些地方政府的代表和官員已經發現,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提到 “十一五”GDP能耗下降20%的任務目標。他們猜測,這可能意味著,要完成五年前定下的這一目標難度很大。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3月10日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說,“十一五”前四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為14.38%,這為2010年留下了5.62%的艱巨任務。
據悉,國家發改委氣候司有可能將 “到2020年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45%的目標”寫入正在草擬的文件。國家發改委相關司局的官員說,這不僅是中國針對哥本哈根會議采取的具體行動,也是國務院已經決定納入中長期規劃的指標。
據透露,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進能源結構的調整也將會在《指導意見》中體現。姜克雋說,要發展低碳經濟,需要大力推廣水電、核電等能源的應用,這些不會產生碳排放。工信部節能司司長周長益也表示,按照低碳的要求,在今后能源消費結構中,要逐步減少對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費,提高對新能源的應用比例。
為低碳熱潮降溫
面對不斷升溫的低碳熱,發改委相關官員說,制定這個文件也是為了給地方政府降降溫。其實搞低碳經濟并不容易,更不是一哄而上繼續搞太陽能、風電項目。
2009年上半年,在國家一攬子刺激計劃之下,一股多晶硅和風電熱潮在資本市場和地方政府興起。許多地方啟動了太陽能和風電項目。下半年,國務院宣布開始重點整頓產能過剩,多晶硅和風電設備進入黑名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說,目前地方對這些領域的投資沖動依舊不減,隨著低碳經濟概念的興起,就將一些國家不鼓勵的項目拿到這個名目下發展。
但顯然低碳經濟并不僅僅指新能源戰略。姜克雋說,如果一個地方要發展低碳經濟,這要求它到2020年的時候,當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峰值并開始下降。這意味著,從2010年開始,這個地方的招商引資、新上項目,無論是房地產、化工、鋼鐵、紡織等傳統工業,還是現代服務業,都需要使用目前最先進同時也可能是最昂貴的節能設備。
在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為吉林市所作的低碳經濟路線圖課題中,內容涉及電力、化工、鋼鐵、造紙、汽車、交通等幾乎所有吉林的支柱產業。這些領域無一例外,均需要首先淘汰產能,其次需要大規模的改造現有設備,引進環保裝置。
隨后,吉林市政府對這一規劃進行了進一步修正,提出的低碳經濟規劃稱,2010-2030期間,吉林市新增千萬千瓦級清潔電力的總投資需求約1100億元;新增乙烯生產能力的總投資需求約550億元左右;新增鋼鐵生產能力的總投資需求約90億元。并創造各種條件吸引投資商和開發商,還要加強與國家大中直屬企業的溝通與聯系,為開發項目尋求合資合作機會。
對于這樣一個經濟相對落后的城市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龐大的投資計劃。
國家發改委官員稱,希望正在制定的文件,能夠成為一份指導地方發展低碳經濟的“行為準則”。“過多炒作一個概念肯定不是好事,目前急需對地方的低碳發展進行引導和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