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近日表決通過了《銀川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決定》,將全市范圍內的8處城市集中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納入保護范疇。
水源地污染事件屢屢發生
水是稀缺的自然資源。銀川市地處西部干旱地區,年均降水量僅為194.8毫米,而年蒸發量卻高達1194毫米,是全國100多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多年來,銀川市城市生產生活用水主要來源于地下水,而且當前和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城市供水水源仍需依賴地下水資源。
據了解,銀川市地表水資源量僅為8240萬立方米,水量、水質較差,分布也不均衡。此外,銀川市局部水環境污染嚴重,雖然目前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開采的承壓層水尚未受到污染,但潛層地下水被污染狀況卻不容樂觀。根據勘測,銀川市目前劃定的南郊、北郊、東郊、南梁、南部、征沙、賀蘭等10個水源地,其中永寧第一水源地就因當地企業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已被關停。其他9個水源地水質良好,達標率為100%,但仍有一些企業存在違法鑿井、設置排污口等行為,使水源地受到嚴重威脅。
2006年8月,一單位非法在銀川市金鳳區良田鎮水源地上建設加油站,使銀川市近百萬人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2009年4月,銀川市西夏區兩家企業擅自在銀川市北郊水源地建設并組織生產。這兩家企業位于銀川市北郊水源地范圍內,且均在未取得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的情況下擅自建設并組織生產,對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安全構成威脅。接到群眾舉報后,銀川市有關部門聯合執法責令兩家企業關停。就在去年,依然有兩家養雞場在銀川市一水源地地表肆意排污,引起社會的關注。
同時,地下水資源也成了一些企事業單位眼中的“肥肉”,據2004年的一份統計顯示,銀川市區有自備水源機井約507眼。按每眼承壓水機井每日開采400噸計,則日開采量約為16萬噸,占全市日供水總量的44.4%。銀川市單位企業的自備水源機井絕大部分分布在銀川市城市規劃區內,而且分布過密,尤其在西夏區,自備井密度達到了每平方公里7眼。
加強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作
為了將銀川市水源地上存在的隱患一一排除,不讓污染源鉆法律的空子,早在2006年,銀川市人大常委會就頒布實施了《銀川市水資源管理條例》,2007年12月,《銀川市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在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禁止建設油庫及其他可能產生污染的工業企業;禁止傾倒、堆放工業廢渣、城市垃圾、糞便和有毒有害廢棄物;禁止輸送污水的溝渠及輸油管道穿越保護區;禁止從事對區域潛水水質產生污染的大型養殖活動;禁止利用未凈化處理的污水灌溉農田。
2008年,銀川市啟動了飲用水源地勘界、打樁工作,并對水源地保護區內的油庫、工業企業和規模化養殖場下發了搬遷通知。目前所有水源地的勘界、打樁已完成,搬遷工作也在陸續進行中。同時,從2005年到目前,銀川市自備井數量從425眼降至362眼。“生命之源”得到了有效保護。
保護水源地需全社會合力
近日通過的《銀川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決定》,將銀川市8處水源地列入保護范圍,各水源地都有明確的布井區域以及規定的保護面積。
決定明確規定,各水源地以布井區井群外包線為邊界,向外100米范圍確定為一級保護區,以一級保護區邊界向外50米范圍確定為準保護區。已經批準的飲用水水源地不得隨意調整,對未經批準占用水源地的建設項目和隨意變更飲用水水源地的情況,將嚴肅查處。
同時,專家建議,飲用水水源地在其補給區范圍內必須嚴格控制各種污染源,盡量不要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對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發展規劃、建設項目和重大政策,要通過聽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維護公眾對環境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要調動社會各方面對生態環境保護和飲用水源保護的積極性,以確保地下水水質、水源地可持續開發利用和城市飲用水安全。增強全社會對飲用水源保護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才能保障城市飲用水源的長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