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出臺的《節能環保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末,國內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要達到4.5萬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左右,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其中,核心領域的環保裝備產業和環境服務業產值分別各達5000億元。同時,國家鼓勵有實力的節能環保類公司做大做強,“十二五”期間,要形成100家左右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環保企業,其中包括50家環境服務型企業。在具體的財稅支持政策上,將研究污水垃圾處理等企業免征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政策。
市場分析指出,國家扶持政策越來越明確,伴隨著一系列政策“大紅包”的推出,“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大發展”的局面將日漸明朗,相關公司將集中受益。
環保裝備業將先行5000億元的產值目標體現了國家對于環保裝備制造業的重視。其實,早在2010年4月,國家發改委出臺經過修訂的《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環保產業設備(產品)目錄》,已經指定八大類共計147項鼓勵發展的環保設備及產品。
在《規劃》重點支持的高效節能、環保及資源綜合利用三大產業板塊方面,《產品目錄》均明確了政策支持的方向。例如,水污染治理裝備領域包括膜生物反應器、活性污泥生物膜復合式一體化處理設備,以及中空纖維超(微)濾膜組件、聚酰胺復合反滲透膜材料等22項;大氣污染治理領域脫硫脫硝裝置和脫硫劑、脫硝催化劑等也均有列出,甚至還指定噪聲和環境監測方面的技術和產品支持方向。
業內專家指出,《產品目錄》代表政策支持的導向,其中還有一些被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因此,這八大類產品代表著未來5年環保裝備產業的引領力量。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污染專委會秘書長王家廉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隨著產業進一步發展,未來還將充實和完善各細分行業的政策支持導向,例如污水處理領域的生物反應膜技術,目前主要弊端在于成本和能耗過高,國家鼓勵更新更高效的技術涌現。
環境服務業有望提速在即將出臺的《規劃》中大力發展環境服務業被認為是最大亮點之一。業內人士紛紛指出,5000億元產值目標不僅預示著環境服務產業規模的擴大,更意味著目前整個環保產業鏈條上各個分散的環節須向系統綜合性服務業轉變。這一政策動向的變遷呼喚行業企業及早實現轉型升級。
環境服務業涵蓋市政供水、市政污水及回用、工業廢水、污泥、城市固廢、危險固廢、監測服務等范圍,將帶動包括規劃設計咨詢、投資運營、工程建設、設備集成在內的全產業鏈整合。《規劃》提出的未來環境服務業的核心是,環保領域引入合同環境服務概念,具體分為兩種形式:一是污染企業通過合同服務,將節省的減排費用與治污企業共享;二是政府采購由環境服務商所提供的環境服務。
據中國水網統計,2010年末,我國環境服務業年收入總額約1500億元,從業單位約12000個,從業人數達270萬人。王家廉表示,盡管已有所發展,但目前分散的環保產業各環節只能服務于單項指標,傳統的產業模式不能滿足環境保護、環境管理的需求。只有綜合環境服務直接面向環境效果,環保產業業態向綜合服務業過渡,才能引導環保產業向環境服務業升級。
王家廉指出,從現狀來看,污水處理產業目前廣泛推行的BOT運營模式已初步具備環境服務業的特征,未來,水污染治理環境服務業有望率先實現規模化發展。
財稅扶持推陳出新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規劃》在具體的財稅扶持政策方面也充分考慮產業發展現狀,謀求推陳出新。其中,將管網維護和污泥處理成本納入污水處理成本,對污水垃圾處理等企業免征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進一步完善污水處理費征收和使用辦法等提法,被廣泛認為含金量很高。
國內一家大型污水處理運營企業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成本問題一直是污水處理企業面臨的首要挑戰。目前,企業承擔的BOT項目,靠從政府獲得污水處理費來獲得收益。但項目運營過程中,實際的成本還包括管網維護和污泥處理部分,在污水處理費中就未被體現,如此一來,企業的成本壓力很大。“相比于新區,很多城市老城區的管網維護難度更大,費用更高,這些都靠企業來投,顯然不合理。”該人士表示,一并考慮管網維護和污泥處理成本,是對企業投資污水處理行業的巨大支持。
污泥處理成本也列入成本考慮范圍,體現了政府對于污泥處理的重視。有專家表示,污泥處理未來5年也有望實現產業化發展,環保部也在做相關專項規劃。
由于建污水處理廠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土地使用稅往往平添污水處理企業的運營負擔。上述企業人士表示,一旦免征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企業的經營成本能明顯降低。
另據透露,《規劃》還提出,將完善節能環保產業的進出口政策,安排對外援建時,優先安排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節能環保項目。同時,拓寬產業投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發行企業債券、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此外,未來政府還將支持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污水、垃圾處理等市政公用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