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雖然個頭小,但是對空氣質量的破壞性卻是最大的。有人說,這樣的大霧天氣就是因為大氣污染的原因,PM2.5難辭其咎。那么大霧天氣真的和污染有關嗎?PM2.5到底有多可怕?中國之聲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呼吸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和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
首先要區分灰霾和霧霾天氣大霧天氣到底是不是空氣污染造成的,潘小川給予了否定的答案:
潘小川:“我看不一定是大氣污染,倒有可能跟氣候變化或全球變暖有一定的關系,北京地區現在溫度相對增高,濕度在增加,霧還是和濕度有更大的關系。”
鐘南山指出,首先要區分灰霾和霧霾天氣,我們所擔心的空氣污染主要是在灰霾天氣下。
鐘南山:“灰霾天氣相當大的部分還是和污染有關系的,污染主要是汽車尾氣,工廠散發出的揮發性的氮氧化物,燃燒石油產品的廢氣等等,但是它需要一些條件才會形成很明顯的灰霾天氣。霧就是由于氣溫的關系,濕度比較高的話變成霧氣。”
PM2.5可以直接進入肺泡 對人體產生全方位影響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多大,鐘南山直言不諱,這個大小的顆粒可以直接進入肺泡,對人體產生全方位的影響。
鐘南山:“5以上的話就到氣管支氣管,但是5以下,特別是1到3微米的話,就會進入肺泡里去,肺泡是用來做氣體交換的地方,那些顆粒被巨噬細胞吞噬,就永遠停留在肺泡里,對心血管、對神經系統、對其它都會有影響,不是單純對呼吸系統。”
對人體危害最大的不是顆粒物本身 而是顆粒物上吸附的化學物質如果用潘小川教授做過的一個調研來舉例,我們可以更直觀的了解PM2.5與疾病發生的相關性。調研結果顯示,如果PM2.5超標后,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話,醫院心血管系統的急診及死亡要增加6%到7%,高血壓病的急診要增加5%。
潘小川同時指出,對人體危害最大的不是顆粒物本身,而是顆粒物上吸附的化學物質。
潘小川:“實際上顆粒物對健康的影響本質上講是顆粒物表面吸附的各種化學物質對健康的影響,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應,吸附了二噁英就有生殖危害,要是吸附了重金屬就有重金屬的危害,關鍵是要看吸附了什么東西。”
作為衡量空氣污染的重要指標,從1996年起,PM10被納入我國空氣質量監測體系,今年以來,PM2.5被越來越多的提起及討論,鐘南山指出,官方發布數據與民眾自身感受的巨大差距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統一的監測標準。
鐘南山:“灰霾的天氣越來越嚴重了,影響到人們的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這個提出來是很自然的,再有一個原因就是有關部門認為大氣的條件比以前改善了,引起公眾的質疑,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出來大家評判的標準不太一樣。”
【網友熱議】
“我能吞云,但不吐霧”
連續幾天的霧霾天氣,使我國的華北地區陷入沉沉煙幕中。微博專門在主頁面上開辟了一個名為“冬季霧天,你那里的空氣質量還好嗎?”的微討論區。在本地博友群中,多位網友在微博里發出有關霧天的照片及評論,表示自己“無奈但浪漫著”。
網友“鄭州老戶”說:“早上出門跟出國一樣,一下子就到了霧都倫敦,歡迎大家冬季到鄭州來看霧。”
網友“吸毒草”則稱:“我能吞云,但不吐霧,哥們兒武功再高強,也擋不住咱鄭州的云霧繚繞。”
網友“橙子云”調侃:“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看不見我,因為我們都在上蒸屜。”
網友江江醬表示:“我寧愿鏡片起霧也不愿意摘下口罩,因為我信我噴的霧,外面的霧我害怕。”
名詞解釋曾被忽略的PM2.5PM2.5有一個容易理解的中文名——細顆粒物,是對空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體顆粒或液滴的總稱。人類頭發直徑大約是70微米,可這比最大的PM2.5還大了近三十倍。
目前,PM2.5尚未列入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指標,鄭州市環保部門也僅是監測PM10。
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研究員吳兌比喻說:中國現在的空氣質量評價指標,監測的大氣污染物PM10相當于“蘋果”,而現在造成能見度差、空氣質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卻是PM2.5“櫻桃”。“蘋果”雖然大,但數量不多,不容易超標,所以空氣質量總是“優”或者“良”,而數量眾多的“櫻桃”卻一直被忽略。
吳兌表示,現行的空氣污染指數主要是針對燃煤型為主的大氣污染設計的,但現在中國城市主要污染是混合型污染(機動車尾氣為主)。
新華社發表時評期待早日掃清“擔憂的霧霾”
空氣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空氣的好壞,與公眾健康息息相關。可事實是,眼下的空氣對人體危害到底有多大,竟也如同這霧霾一般,公眾仍然是一頭霧水,得不到一個權威說法。氣象部門稱之為微小水顆粒組成的“大霧”,只是“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環境專家卻認為是極小污染顆粒物導致的“霾”,直接威脅人體健康。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醫院呼吸疾病患者確實隨之增加。有關部門無論是出于維護市民健康,還是出于提高服務意識,在這樣的反常天氣里僅僅發出“減少戶外出行”的提示,顯然遠遠不夠。
讓人擔憂的是,面對社會的普遍疑慮,一些部門領導和專家卻語焉不詳地稱近日的大霧天氣“與空氣污染無關”。這樣的說法,顯然難以令人信服。公眾要問的是:為何在環保政策連年推進的情況下,仍出現了愈發嚴重的空氣質量問題?為何環保部門遲遲不提高檢測標準?為何嚴重的污染天氣頻頻只能依靠一場大風來救急?
焦慮也好,誤解也罷,歸根到底是因為缺乏權威部門的信息發布和細致溝通。政府部門推出的環保舉措無論多么完善,關鍵是如何切實體現到空氣質量改善上。再多數字成績,都抵不過人們一吸一呼的感受。無論是解答普遍存在的社會疑慮,還是處理好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有關部門的工作都不能像當前的天氣一樣,讓人看不透。人們期待得到一個滿意的回應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