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環保產業加速發展,業內人士預計到2015年,廣東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然而,廣東省的環保產業面臨著市場發展不夠充分、技術推廣存在障礙、社會矛盾多發制約發展等難題,需要創新項目建設模式,加大技術引進力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節能環保產業穩步發展 急需轉型升級
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近年來,廣東省環保產業不斷“做大、做強”,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出現了一批龍頭企業。
廣東省政府近日印發《關于加快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要求加快拓展產業領域,擴大產業規模,凝聚產業優勢,擴大品牌影響力,提升整體競爭力。預計到2015年,廣東省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將達20%以上,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培育10家以上環保企業上市,建立起20家省級以上環保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及工程技術中心,形成100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環保骨干企業。
廣州環衛行業協會秘書長趙東平說,目前產業的市場化發展不斷加速,發展前景廣闊,正引導企業向集約化、集團化、機械化方向發展,產業內發展起一批具備強大綜合實力、可持續發展的現代企業。
廣東省經信委發布的《廣東省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顯示,2010年廣東省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2400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5.28%,約占全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的10%。其中,節能產業產值700億元,環保產業產值1700億元。節能環保企業逐漸向規模化發展,出現了一批年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節能環保產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集中趨勢明顯,其中又以廣州、深圳、佛山為主。
專家認為,在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需要進一步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的綜合實力。廣東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說,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主要動力,如今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正步入轉型期,有必要通過科技創新加快環保產業的轉型升級,調整環保產業結構,促進廣東省環保產業乃至全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市場、技術、社會矛盾 環保產業面臨“成長煩惱”
隨著產業總量的不斷擴大,市場發展不充分、技術應用推廣滯后、政民企利益矛盾難以協調等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廣東環保產業發展的三大難題。
難題一,市場發展不充分,速度慢、規模小、企業分散。
以環衛產業為例。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廣東環衛服務作業從政府推向市場,開始產業化發展。廣州僑銀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少云認為,就全國來看,廣東的環衛市場化走得早、但走得慢。北京、上海的環衛集團公司都已經發展起來,形成了現代化的企業運作,個別環衛集團的年產值已超5億元,且已輻射到全國其他地區。但廣州的環衛產業尚未形成企業集團,單個環衛企業年產值在2億元以上的不超過3家。
趙東平說,目前廣東環衛產業發展面臨市場不規范、企業發展不充分、機械化作業水平不高等問題,形成了低效率、低效益、低水平的“三低”局面。目前廣州市注冊的環衛企業有900多家,但大多數是小規模的城市清潔作業,在企業的管理水平、企業文化等方面幾乎處于空白。企業規模小限制了其機械化的發展,因為機械化作業的投資成本較高,一臺路面清潔車約為50-60萬元,小企業難以承擔,所以目前廣州乃至廣東地區像僑銀環保技術公司這樣擁有200臺以上大型環衛機械的企業還不超過3家。
第二,技術應用及推廣相對滯后,生產落后,成本增加。
環保技術的不斷完善對環保產業的發展具有強大的助推作用,而國內環保產業的科技推動力量卻略顯薄弱。
劉少云說,目前世界很大一部分的電子垃圾都運到了中國進行處理,但處理方式還很落后,很原始,僅僅是通過人工進行電子垃圾的分類分離,對不能再利用的進行簡單排放和丟棄,造成很大的污染,所謂的環保企業不環保,反而造成更大的污染。
另外,河涌整治是廣州城市水處理的一大難題,原因在于節污措施沒做好,存在太多偷排污水口導致水污染源很難從技術操作層面進行有效控制。
都圍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華耿說,國內的環保技術相對比較滯后,企業設備的耗能較高,有不少企業開始從國外引進先進的環保處理技術。但是,使用國外技術的國內環保企業也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國外技術誕生于他國,應用于國內的環保企業可能會“水土不服”,二是受國外勞動力等高成本因素的影響,國內企業將要花費較高的代價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從而增加自身的生產成本。
第三,社會矛盾多發,政民企利益難以協調,不利于環保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越來越多的城市垃圾需要更多的土地進行填埋或焚燒,這也激發了農民和政府及垃圾處理企業之間的矛盾。劉少云說,廣州現在的生活垃圾主要在位于白云區的興豐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每天的處理量在八九千噸,不斷增加的垃圾需要新征地才能處理,而村民卻不愿意出讓自己現有的土地資源,興豐垃圾處理場目前遇到了征地難的問題。農民不愿意將其用地被企業征用作垃圾處理場,一方面是因為破壞了農民本身農業用地,而征地款不足以彌補農戶被征地的損失,另一方面是因為農民擔心污染環境。
此外,因工人的社會保障不完善,城市環衛企業面臨環衛工人難招的問題,出現工人青黃不接的局面。
趙東平說,目前廣州環衛工人的現狀是60后是主角,70后是少數,80后沒有,90后看不到,基層環衛工人難招是因為對他們的社會保障不完善,待遇偏低。自從環衛市場化改革以后,企業管理城市環衛,政府出資并監管。對比全國各地環衛產業的財政投入情況,廣州相對偏低,因廣州市內各區財政狀況不同,環衛投入在6-11元/平方米不等,而上海市平均投入為23元/平方米,江蘇常州為22元/平方米,深圳為18元/平方米,東莞也超過15元/平方米。
促進技術引進融合 創新項目建設模式
面對行業發展規模小、速度慢、生產落后等問題,業內人士認為可從促進技術引進融合、創新項目建設模式等方面進行突破。
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在技術自主研發、國際科技合作方面有所作為。劉少云說,僑銀環保公司在不斷進行自有技術的研發和專利申請,目前已經申請下來和正在申請的專利接近30項,包括環衛設備改進、下水道沙井蓋等專利。
潘華耿說,都圍環保公司一直在積極探索與國外先進技術的國際合作項目,2011年與以色列簽訂合作協議,2012年投建中以水處理產業園,計劃引進以色列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及企業,將在工業用水、生活用水、河涌整治和垃圾處理等方面展開合作,目前已經簽訂入園協議的企業已達30家。同時,要開展國外技術、設備的生產本土化,將國外技術和設備的研發及生產轉移到國內,降低技術應用的成本,避免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對于如何解決征地矛盾,業內人士建議可將垃圾處理項目“出讓”給當地村民,既能解決征地難問題,又能為村民創收。劉少云說,垃圾處理用地問題不從根本上解決,政府、企業與村民的矛盾將會越來越激化。政府可轉變思維,不必非得從村民手中征地來處理垃圾,而應考慮由村民出地自建垃圾處理設施,由村民成立垃圾處理項目公司或依附于村經濟總公司自聘專業團隊建設和經營。就當前的垃圾板塊融資環境和垃圾處理專業技術來看,得到政府的授權后,當地村民有能力完成一個垃圾填埋場的籌資、設計、建設、運行。政府要做的就是對其進行監管,在垃圾設施設計、建造、運行資質標準、技術標準及收益分紅標準等方面進行政策性規范,化被動為主動。
趙東平建議,應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為環保產業提供良性發展的大環境。政府對企業的管理方式,應從行政干預式管理向法制化管理方式轉變,制定行業的相關政策制度,例如提高行業企業的準入條件,包括企業規模、機械化水平、內部管理和資質管理等,監督企業的運作效果。企業具體經營放手由企業自主負責。
“目前廣州環衛產業的機械化水平還不到20%。我國低人工成本的工作方式已經慢慢走向尾聲,鼓勵機械化發展既可以解決其用工短缺的問題,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趙東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