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資源緊缺已發展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而我國的形勢同樣嚴峻。為此,繼續發展海水淡化、保障水資源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專家建議,針對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現狀,可加大研發力度,尋求關鍵技術突破,推動海水淡化企業“走出去”。與此同時,對于國內海水淡化產業,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明確支持政策。
海水淡化是緩解我國未來高耗水問題的重要途徑
作為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海水淡化已經成為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作為緩解水資源短缺形勢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國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淡水資源緊缺已發展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聯合國曾多次發出警告,除非各國采取有力措施,否則到2025年世界將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的飲用水供應。在我國,當前面臨的淡水資源緊缺形勢同樣嚴峻。我國城市供水不足現象始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后逐年擴大。水利部資料顯示,全國六百多個城市中,有四百多個城市供水不足,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一百一十個,日缺水量達1600萬立方米,年缺水量約60億立方米,平均每年因缺水影響工業產值2000多億元。
其次,生活用水、工業用水以及生態用水這三方面將給我國未來淡水資源帶來更大壓力。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總工程師阮國嶺說,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城市居民人口比重不斷上升,而城市人均生活耗水量大大高出農村人均生活耗水量,使得我國生活用水量將上一個臺階。同時,目前我國多數城市都處在大規模建設中,高耗水的工業發展仍是必然趨勢。此外,城市發展和綠化等生態用水也是淡水資源消耗的一個重要因素。
專家指出,發展海水淡化技術,向海洋索取淡水已成為現代社會的當務之急。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淡水,其總量約占海水的97%,相當于最大而穩定可靠的淡水儲庫。大力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對緩解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重大問題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脫鹽協會秘書長郭有智說,截至2010年底,全球共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海水淡化工作,海水淡化的產能已達到日產3900萬立方米。目前海水淡化已成為中東各國、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以色列、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發掘市場需求 助海水淡化技術突破
記者調查發現,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現狀卻并不樂觀。山東大唐發電有限公司海水淡化籌備處副主任張思義說,目前國內海水淡化設備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仍是國外的進口設備,核心技術仍被國外掌握。
青島華軒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佃章于2009年曾完成一項4800噸/日產能的膜法海水淡化工程。他說,工程中關鍵的動力系統都來自國外進口,主要是高壓泵、能量回收器以及反滲透膜。當時為了推廣國產設備,楊佃章特意在這套工程的兩組設備中分別使用了國產的反滲透膜和進口的反滲透膜,之后通過比照發現國產產品的透鹽率和膜強度的衰減等指標與國外仍存在差距。
經過這組對比,楊佃章認為,雖然目前我國海水淡化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若能在關鍵技術領域加緊研發,尋求技術突破并開拓市場,趕上國際水平并不困難。
楊佃章說,技術差距終歸需要一個過程,雖然目前沒有一家國產的核心技術能在大型工程中被實際使用,但如果市場需求產生后,技術上很快就能趕上國際水平。這些關鍵部件本身的核心技術含量并不高,主要是材質起了很大作用,因為海水的腐蝕性相當大,導致泵閥材質非常重要,而結構并不是很復雜。因此,只要通過研發將工程造價降下來,則整體水價也就會下降,從而進一步推動市場需求,使海水淡化得到發展。
除此以外,專家指出,我國還可以考慮推動海水淡化企業“走出去”,在鍛煉隊伍和積累工程經驗的同時提升海水淡化產業的技術開拓。阮國嶺說,天津已有公司嘗試這種合作,目前已在非洲小國吉布提嘗試初步建設日產能4萬噸的海水淡化工程,可以解決當地五分之一人口的用水。
專家建議落實海水淡化扶持政策
當前我國海水淡化產業仍處于上升發展期。專家建議,我國應在加強對海水淡化產業扶持的同時,將淡化水納入水資源統一管理。對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而言,政府的引導和政策扶持仍是產業發展的關鍵。
首先,我國應將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統一配置。郭有智建議,我國應鼓勵并積極發展污水處理回用、雨水和微咸水開發利用,淡化水等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水利部門在制定水資源綜合規劃時,應將海水淡化產出的淡化水配置出去。這樣就能解決需求問題,更好地推動產業發展。
其次,政府資金應為產業發展主要資金來源。阮國嶺說,海水淡化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不能完全走市場化道路。這方面日本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日本政府對于此類新興產業的扶持,通常是在政策上平行支持兩大相關產業集團,形成兩家競爭的局面,有利于行業迅速充分發展。
阮國嶺表示,對于海水淡化,日本也在做示范項目。目前我國扶持手段為政府引導資金,而日本則是政府主導資金。我國引導資金的數量相對較少,不足以支撐項目的各個環節,以至于做出來的很多項目只有樣子,“有點類似于豆腐渣工程”,他舉例說,相比之下日本十幾年前在沖繩的海水淡化示范項目的資金,其中85%為政府主導資金,另外15%為地方財政資金,而我國的政府資金在項目占比不到10%。
第三,我國可進一步出臺細化政策,加大對海水淡化產業的扶持力度。張思義說,政府對海水淡化企業的水進入市政管網要給予適當補貼,并對每噸水補貼費用加以明確,而補貼額度則要系統調研制定,讓企業有利可圖,從而使資本蜂擁而至,形成羊群效應。同時,出臺的指導性意見和措施要有針對性,對于示范工程和標志性企業要有具體的扶持政策,在資金和稅收上給予實質的支持。
此外,在補貼政策實行前,可以先行考慮培育更多示范項目、支持研發以及推廣應用等扶持方法。眾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李清源說,在補貼政策制定之前,可以首先考慮培育更多的示范性項目,做工程鍛煉隊伍。其次,可對研發型企業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維持公司運作和研發投入。此外,還可以把海水淡化的應用加以推廣,借助類似于風電的產業政策,不過也要注意不能任使企業一哄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