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經濟形勢不樂觀的背景下,環保制造業卻可能引來新一輪增長。
“地方政府現在需要民生工程來拉動經濟,所以我們的業務量不降反增,但一些以設備、工業環保為主的企業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鵬鷂環保集團總裁王洪春對記者表示,業務主要集中在市政大型環保水處理項目,屬于民生工程有關。
在王洪春看來,具有工程以及運營等環境服務業務的環保企業,目前的發展相對比較好,但對于以設備制造的企業來說,則是另外一番景象:人力成本大幅上升,環保技工奇缺,設備利潤很低。為此,鵬鷂環保集團的很多項目訂單,都被主動放棄。
王的公司位于江蘇無錫下屬的宜興市,屬于全國環保領先企業。宜興自從上個世紀70年代,以原有的機械加工業為基礎,此后轉向逐步向生產污水處理設備轉型。至1980年代末,已成為全國環保裝備制造業的領頭羊,“環保之鄉”由此得名。宜興目前有1000多家環保企業,產值占到整個經濟的10%左右,為全國最大的環保產業集群發展地區。
但是當地環保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環保企業整體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產業結構單一,無序競爭嚴重。整個地區環保產業產值很大,但是競爭力并不強。
環保制造業競爭加劇
盡管目前全國整體經濟形勢放緩,不過環保產業仍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并表現出未來較好的發展前景。
目前宜興環保占到整個無錫環保產業的80%以上,而宜興尤其以高塍鎮的企業為多,宜興1400家環保企業,高塍占據了800家。
宜興高塍鎮黨委書記周峰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環保產業增速在個位數增長,上半年增速在15%左右,這15%是按照環保產業繳納的稅額測算的,顯示出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的勢頭。
不過,宜興環保企業也面臨巨大的問題,這包括總體規模小,資金嚴重不足,占領全國市場的旗艦式企業不多,同時一般企業科技含量比較低,大都是從鄉鎮企業轉化而成,再加上抄襲嚴重,銀行利率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企業融資難,用工成本高,高級技工人才嚴重短缺等,更是使得上述問題嚴重。
比如目前宜興市有高新技術環保企業18家,具備環境工程承包資質的企業84家、環境設施運營資質的企業19家、環保設計資質的企業5家,這在整個具有上千家環保企業的城市而言,顯得比例很低。
江蘇興海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旭告訴記者,現在企業發展面臨較大的成本上升壓力,作為新興戰略產業,有很多是民生產業,前景遠大,但之所以難以做大,與目前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夠有一定關系。環保產業極其需要國家降低稅負,比如增值稅稅率17%,還有銀行貸款利率。
“國家應該給低稅以支持。目前環保企業交納增值稅時,購進設備和材料在本地只能抵扣60%,這使得企業成本太高。”宋旭說。
環保技工與高端的項目經理人才的奇缺,也在宜興表現突出。當地一位安裝調試人員的工資是每天600-800元,一個電焊工一天的工資平均是200元,這個工資比前兩年增長了50%以上。盡管如此,技術工人依然難找。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企業反映,現在環保的招投標項目的門檻都在提高,招標方常常要求企業事先繳納一筆費用很高的保證金。而環保企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業,加上大部分工程項目款常常是分期結算,甚至有時還需要企業墊資做項目,這些都使得中小型環保企業的流動資金不能像大企業那樣充盈。
形勢倒逼加速轉型服務業
面對目前整個宜興環保產業散、小、產業結構單一的局面,先知先覺的企業,開始加快轉型。
完整的環保產業市場體系包括環保設備制造業、環保技術服務、環保資本三大塊,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環保產業發展比較均衡,三大板塊均得到長足發展。宜興大部分企業基本上還停留在以模仿和引進環保設備制造為主的初級階段,環保技術服務和環保資本運作尚處在起步階段。而單純作環保設備利潤率非常低。
這主要的原因是,產品設備制造,一般因為人力成本和鋼材成本上升,但是由于產能過剩和產品惡性競爭,最終產品價格下降嚴重,這導致利潤率難以上去。比如一個每小時處理100噸污水的凈水器,現在報價只有20多萬元,而七八年前是四五十萬元。還如一個曝氣器10年前為每臺300元,現在每臺只有50元。
當地環保人士也透露,環保制造業利潤只有10%,但是銀行年基準利率為6%左右,再加上浮動10%,接近8%,已經接近環保利潤的水平。因此如果從事環保設備制造,如果有貸款,可能利潤都被銀行拿走而分文不賺。
也正因為此,更多的企業,加快從環保制造業向環保工程承包和運營服務轉型,成為宜興制造業轉型的一個趨勢。例如鵬鷂公司不僅在做產品制造,到工程承包到運營服務一起的全行業鏈條發展,同時該公司還成立了鵬鷂環保科技創新園,將從研發設計,到項目孵化,人才培養,到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