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在《“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中明確規定了“十二五”氮氧化物減排指標,其中,火電行業氮氧化物排放量要求削減29%;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排放量要求削減12%;到2015年,完成4億千瓦現役燃煤機組脫硝設施建設,對7000萬千瓦燃煤機組實施低氮燃燒技術改造,燃煤機組脫硝效率達到75%以上。對PM2.5危害的治理已經迫在眉睫,倒逼環保產業再提速,環保業或步入黃金期。
今年“兩會”期間,針對霧霾問題,環保部強調將推動PM2.5納入污染物減排統計、實施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在重點區域實施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等。國家嚴格控制大氣污染物新增量,以倒逼產業結構升級和企業技術進步,這也是大氣領域第一次限制污染物排放總量。
此前,根據環保部提出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8類重點項目共需投資約3500億元,具體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粉塵、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油氣回收、黃標車淘汰、揚塵綜合治理等項目。
看好大氣污染防治產業未來發展。據介紹,當前工業脫硫脫硝仍是大氣污染治理的主要手段,脫硫脫硝市場已經進入穩定發展的階段,環保監控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將有利于脫硫脫硝市場發展壯大。
專家分析,如PM2.5納入總量減排指標,將帶動全產業鏈變革。總量減排對環保工作而言不僅僅局限于尾氣的治理,還要從源頭直接進行限制,如限煤、煤改氣、油品提升、重污染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等工作也將有望啟動。除了直接與PM2.5消減相關的除塵、脫硫脫硝、監測設備等環保子行業以外,城市燃氣、油品煉化等行業也將有望普遍受益。
具體來看,目前國內在運行的脫硫機組共4659臺,總裝機容量7.18億千瓦。假設其中50%的脫硫設施需要不同程度改造,平均改造成本60元/千瓦,潛在市場規模215億元,目前脫硫市場規模約在100億元左右,2倍于存量市場。
據統計,天瑞儀器、華測檢測、創元科技3家上市公司為PM2.5檢測概念;先河環保、聚光科技、雪迪龍則有空氣檢測概念;天津泰達和龍頭股份是抗菌口罩概念;創元科技、橫店東磁、雪萊特主營空氣凈化器。
此外,龍凈環保、國電清新、九龍電力、永清環保、龍源技術、盛運股份和燃控科技屬于SO2、NOX處理工程的上市公司。上述相關公司或從中“意外”受益。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很大。科學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顆粒物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