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工信部節能司副司長楊鐵生22日在出席“第十六屆科博會”能源論壇時表示,由環保部牽頭制訂的“全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經幾易其稿,有望近期上報國務院。
相關市場機構研究認為,環保政策的進一步升級有望助力環保產業發展,并為除塵、脫硫、脫硝等相關細分市場帶來機會。
3500億投資盛宴到來
2013年以來,我國大部分城市遭遇嚴重霧霾天氣,相關大氣治理政策頻出。在1月召開的全國環保工作會議上,環保部明確了主要污染物減排、加強PM2.5監測及污染防治、深化重點流域綜合防治、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力度等重點工作。
今年“兩會”期間,針對霧霾問題,環保部強調將推動PM2.5納入污染物減排統計、實施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在重點區域實施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等。國家嚴格控制大氣污染物新增量,以倒逼產業結構升級和企業技術進步,這也是大氣領域第一次限制污染物排放總量。
此前,根據環保部提出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8類重點項目共需投資約3500億元,具體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粉塵、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油氣回收、黃標車淘汰、揚塵綜合治理等項目。
PM2.5工程大有可為
看好大氣污染防治產業未來發展。據介紹,當前工業脫硫脫硝仍是大氣污染治理的主要手段,脫硫脫硝市場已經進入穩定發展的階段,環保監控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將有利于脫硫脫硝市場發展壯大。
如PM2.5納入總量減排指標,將帶動全產業鏈變革。總量減排對環保工作而言不僅僅局限于尾氣的治理,還要從源頭直接進行限制,如限煤、煤改氣、油品提升、重污染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等工作也將有望啟動。除了直接與PM2.5消減相關的除塵、脫硫脫硝、監測設備等環保子行業以外,城市燃氣、油品煉化等行業也將有望普遍受益。
具體來看,目前國內在運行的脫硫機組共4659臺,總裝機容量7.18億千瓦。假設其中50%的脫硫設施需要不同程度改造,平均改造成本60元/千瓦,潛在市場規模215億元,目前脫硫市場規模約在100億元左右,2倍于存量市場。
此外,國內已投運的約8億千瓦現役火電機組中90%以上安裝的是電除塵器,如均改為電袋復合式,平均改造成本50元/千瓦,潛在市場空間360億元,約是當前除塵器市場的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