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13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陳樹津和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等赴河北省安平縣,調研絲網產業發展情況,并召開了“中國絲網織造名城”驗收會議。安平縣縣長崔建發、常務副縣長郭廣州、副縣長趙飛等領導陪同調研。
12日下午,陳樹津一行參觀了河北捷通網業有限公司、安平縣鑫鵬工業網帶有限公司、河北鶴煌網業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業,并考察了聚成國際物流產業園區、河北省絲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河北瑪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重點公共服務平臺項目。
捷通網業有限公司是美國ATS國際公司投資建立的一家生產、經營金屬絲網及相關產品的外商獨資企業,產品已發展到幾十個系列、幾千種規格產品,特別是低目數、粗線徑的不銹鋼網,為國內獨有。鑫鵬工業網帶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污泥(污水)脫水處理、飲用水處理新型材料的高新技術的研究,專業生產各種高質量污泥脫水網、工業過濾材料、高性能紡織復合材料、聚酯印刷網等產品。鶴煌網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專業生產聚酯造紙網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的熱定型超寬聚酯網、聚酯四層成型網、聚酯兩層半成型網、抗污染成型網、復合成型網先后被國家經貿委、國家科技部評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
聚成國際物流產業園區包括綜合商務區、絲網物流區、鋼材市場、冷鏈物流區、保稅倉庫區等十個功能分區,建成后可完全滿足各種物流配送需求。河北省絲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目前我國唯一的絲網專業檢測站,現有物理試驗室、計量檢測室、化學實驗室,其檢驗項目涉及絲網的各個方面,實現了對6大類、400多個品種、6000多種規格絲網的產品檢驗檢測的全覆蓋形成了以檢測為核心,兼具科研、培訓、技術研究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在13日上午的“中國絲網制造名城”考察驗收會上,崔縣長介紹了安平近幾年絲網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研發、檢測、市場、會展、人才培訓等公共服務平臺對安平絲網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以及政府為推動行業發展推出的產業政策,指出安平絲網在全國乃至全球都占有很大優勢,被譽為“有業必有網,有粒必有篩”,特別是編織類絲網的發展前景廣闊,市場空間和應用領域更廣,一定能夠在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過濾、防護、結構增強以及建筑等領域大有可為。今后,希望通過與協會建立合作平臺,發揮集群的力量實現絲網產業的轉型升級,為行業發展作出貢獻。
會上,李陵申對安平縣政府給予絲網產業的扶持和不斷發展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謝。他說,隨著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和延伸、過濾與分離技術的不斷改進及應用領域的擴展,絲網特別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目數絲網的前景十分看好,應該成為安平絲網產業今后發展的主要方向。不過,由于國內外技術設備水平的差距,企業仍需要不斷努力,在設備改造、人才引進和市場拓展方面下工夫,不斷縮小與國外先進技術和產品的距離,提高中國絲網的國際競爭力。協會今后將與縣政府及企業加強聯系與溝通,利用協會的紐帶和橋梁作用,帶動絲網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同時,他也希望雙方在技術創新、產業聯盟、市場推廣和信息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
陳樹津在聽取了安平縣領導和各企業家的介紹后,肯定了安平絲網產業發展取得的成績以及為群眾致富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他說,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已經走過11個年頭,為紡織行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服務是產業集群工作的重要內涵之一,地方政府的重視是產業集群發展的基礎。陳樹津指出,安平絲網產業集聚程度高、公共平臺支撐服務能力強、對地方經濟的貢獻大,希望安平縣以申報“中國絲網織造名城”為契機,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加強重點產品的開發研究,積極爭取國家的產業政策,擴展平臺服務功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絲網產業的轉型升級。
在此次考察期間,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行人參觀了位于安平縣的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對安平的紅色歷史進行了學習。
小資料:安平絲網產業發展概況
安平絲網起源于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經過多年發展,絲網已成為安平的特色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絲網生產已遍及全縣所有鄉村,從業人員達到14萬人,縣內絲網工業生產攤點有1.1萬家,其中拔絲2895家,織網7544家,表面處理388家。規模以上絲網企業107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25家,國家定點生產企業12家;納稅千萬元以上企業3家,百萬以上企業58家。絲網產業對全縣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率均達70%以上。產品銷往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意大利、中東等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編織類絲網產銷量、出口量均占全國的80%以上。安平完善建立物流、研發、檢測、人才、市場、會展、信息、融資和工業園區等平臺,有力支撐了行業的發展。安平生產的各種檔次的絲網產品應用廣泛,不僅在建筑、環保、造紙等行業廣泛應用,在電子、航空航天和國防等高精尖領域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陳樹津(左二)和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左三)在視察中。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