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國十條”責任到人
據環保部透露,大氣“國十條”編制工作已經完成,近期將以國務院文件正式印發,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大氣“國十條”由多部委共同編制完成,其中包括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住建部、能源局等。環保部將根據這一計劃與各省(區、市)政府和中央企業簽訂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制定考核辦法。
據介紹,大氣“國十條”對各省市降低PM2.5濃度提出了具體要求。根據這一行動計劃,大氣污染最為嚴重的京津冀地區PM2.5降低目標最嚴格。
此外,大氣“國十條”還提出嚴格控制產能過剩行業,特別是鋼鐵、水泥、平板玻璃、氧化鋁等“兩高一資”即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企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并將繼續實行能源結構調整,將限制煤炭的使用量,取而代之以清潔能源;此外,還將考慮提高機動車標準和機動車用油標準,機動車將由國四標準全面提高到國五標準,用油將從國三標準普遍提高至國四標準。
今年上半年,環保部對不符合要求的14個項目不予批復或暫緩審批,涉及總投資近640億元。
環保成經濟核心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大氣“國十條”針對PM2.5治理、淘汰落后產能和煤炭消費比重方面給出了具體的量化目標。其中,PM2.5治理方面,除了提出建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的聯防聯控機制,還對三個重點區域的PM2.5治理提出了嚴格的削減目標。三個重點區域中,京津冀的濃度削減最高,要求到2017年下降25%,三個區域最少的也要求下降15%。
除了PM2.5的從嚴目標,大氣“國十條”還提出了工業大氣治理和調整能源結構的行動方案。其中,最為主要的是淘汰落后產能,大氣“國十條”特別針對鋼鐵、水泥和平板玻璃等提出了具體的淘汰產量目標。根據要求,上述任務須在2014年完成,也就是說,要提前一年完成,此后,到2017年,還將再淘汰一批產能目標。
業內人士認為,大氣“國十條”是《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的“升級版”,未來5年,將投資1.7萬億元用于改善當前大氣污染狀況。
從中央到地方,此前出臺過不少大氣污染治理的規劃、辦法等,然而,此次大氣“國十條”重視程度之高、涉及部門之多前所未有。據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分析,這場關鍵一戰的治理思路已作戰略性轉變:一是由總量控制向質量改善,“十一五”期間的要求是削減二氧化硫總量,而《計劃》則是直接提污染物濃度目標;二是由單一污染物、污染源控制向多污染物、污染源協同控制、綜合防控;三是由屬地管理向區域聯防聯控,最典型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也是業界最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