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觀察到,在總量增長放緩的同時結構數據趨于優化:
首先,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制造業。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6.28萬億,增長7.8%,高于第二產業7.3%的增長幅度。在這個基礎上,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9.0%,比第二產業高出4.1個百分點,幾乎占據半壁江山,已成為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
其次,內需對國民經濟總量增長的貢獻度繼續提高,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能。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08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0%,其中鄉村消費品零售額8528億元,增長12.8%。最終消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
第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一季度,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3224元,同比名義增長12.3%,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5元,同比名義增長9.8%,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快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3,比上年同期縮小0.06。此外,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4694元,同比名義增長14.0%,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縮小。
第四,民間資本在投資中的比重有所增加,成為經濟增長的生力軍。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6832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6%,溫和回落了0.3個百分點,而民間投資44303億元,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4.8%,逆勢增長了20.9%,其增幅遠遠高于同期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投資增幅(后者為14.5%)。
此外,另有一個醒目亮點值得關注,即節能降耗成效顯著。一季度,季度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只有4.5%,而同期的制造業增長9.9%,國民經濟總量增長7.4%,我們從不同行業的增長幅度比較中還可以發現,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3%。
總而言之,一季度的宏觀經濟指標體現了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以速度換質量,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模式正從資源投入推動型的增長逐漸轉向效率提升型的增長。增長的速度慢了下來,增長的質量卻顯著提高。
當然,令人擔憂的隱患也相應存在。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7.1%,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下游企業和終端消費需求旺盛與上游企業增速大幅度下降共存的現象,說明傳統產能過剩的壓力仍然存在,去產能、調結構依然任重道遠。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增幅及工業增加值增幅雙雙下降,也從另一個角度佐證了這一點。
最后,從經濟增長的先行指數來看,實業界對經濟增長的信心在逐漸恢復。一季度工業企業景氣指數為128.0,比去年四季度高3.7點,其中,反映工業企業未來景氣預判的預期工業企業景氣指數為131.6,比去年四季度高10.2點。工業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24.3,比去年四季度高3.3點。信心是一切需求的起點,也是未來投資和增長的保障。
從經濟運行和宏觀環境來看,當前利率平穩,流動性寬松,財稅政策尚有減稅、增投等利好可以預期。病樹前頭萬木春,中國經濟正在從結構調整的陣痛中走出,步入高質量發展的健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