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父的小王最近頗為關心孩子的飲水問題,在蘇寧、國美逛了兩天,聽導購的介紹已經糊涂了。“活性炭過濾、銀離子殺菌、膜處理凈化,到底哪種靠譜啊?”小王不禁感嘆。
這并不是個案,據了解,城市居民頗為關心飲用水問題,對凈水產品也不陌生。只是究竟該選那一種原理凈化、是否進口品牌就更好等問題持續困擾,導致很多消費者躊躇不前,依舊持觀望態度。
顯然,消費者不買賬從一個方面限制了凈水業的發展,但龐大的市場需求讓該行業持續保持高增長狀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凈水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凈水器產量以每年45%左右的速度增長,并成為全球最大的凈水器生產基地,“在需求的拉動下,以當前的發展速度保守估計,預計2014-2015年中國凈水器產量保持40%左右的速度增長,2015年中國凈水器產量有望超過16,000萬臺。”前瞻網產業研究員林燕萍撰文寫道。
對此,本刊記者采訪到江蘇家電協會執委、凈水行業專家張旭東,詳細解讀中國凈水市場現狀。
依據需求選原理
張旭東表示,作為消費者很難從技術和質量的角度去鑒別凈水器的好壞,這也是凈水業一直沒有爆發起來的原因之一。
“凈水器是一個系統產品,與普通家電產品不一樣,更像設備,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家用中央空調。”張旭東對本刊記者說。
然而,凈水業的品牌很多,技術原理多種多樣,型號分的細致,從國際和國內的學術層面來看,凈水與純水之爭依舊糾纏不清,各有各的專家,各有各的擁護者。
“凈水技術不是現在才有,而是存在了幾十年,無論是活性炭技術還是膜技術,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過濾技術,而不同的過濾技術也會產出不同的水質,靠譜與不靠譜需要結合水處理的原條件和需求來判斷。”
“對于消費者如何選購凈水器,我個人的建議是:首先明確自己買凈水器的目的,想解決水垢的問題,就只能選擇純水機;想保留水中的礦物質,就只能選擇超濾機。有礦物質就有水垢,水的過濾精度越高,濃水排放就越多。”張旭東強調,媒體上經常爆炒的是“廢水”概念,其實不科學,“廢水”還是自來水,只是溶劑的濃度變高而已。
“其次,要選擇購買渠道,特別要關注銷售商的服務能力。一般來說,傳統賣場、百貨公司以及專賣店都不錯,電商目前看來有一點小小的劣勢,因為凈水產品對安裝、后期的維護要求高。凈水器如果不定期服務、更換濾芯,凈水器就會變成污水器,從產品技術上來說,無論是時間計算還是流量計算都有缺陷,而高質量的售后服務可以彌補這些缺陷。”
至于第三方面,張旭東介紹說看證書之類的一般都是廠家炒作的概念,中國的工廠大都數都是組裝車間,不僅凈水業如此,其他制造業也如此,大多數凈水企業都是在外觀上做“研發”,過濾材料和膜組件都是從別的企業買的然后組裝。只是大公司和小公司還是有區別的,大公司的生產車間更干凈,對產品的組裝質量更關注,所以建議消費者還是購買品牌機。
緩慢發展更科學
在張旭東看來,凈水行業需要大量售后服務跟進,若售后問題沒有全面解決,行業發展太快也是不健康的。
“要想解決中國居民的飲用水問題,主要還是需要提升自來水品質以及城市供水管網的改造,想靠凈水器來解決居民飲用水問題,這是一個不正確的思路,從整個社會的層面看,既不經濟也不科學。”張旭東如是說。
但不得否認,媒體上對歐美凈水器的普及率關注度較高,“其實都是以訛傳訛,事實根本不是那樣,歐美的普及率并沒有宣傳的那么高,那種炒作意義上所謂的市場前景廣闊,都是商業手段而已。”
不過,張旭東認為,中國的凈水市場還是有期望的,一是因為中國經濟的發展與飲用水環境的破壞之間的矛盾,自來水改造起來的時間長、費用高;二是因為中國居民人口紅利,人數多,一個中國有多少人口?如果把固定資產和隱形人數統計進去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基數。
數據顯示,1999年中國凈水器產量僅60萬臺,此后一路高漲,2001年突破100萬臺,2005年達到588萬臺,2011年中國生產凈水器4536萬臺,較2010年增長40%以上。2013年,我國凈水器產量約為8572臺。
“因為大家的期望值太高所以總覺得行業太小,發展的太慢,其實目前這個狀況才是最真實的,這個行業本來就應該發展的慢,也有可能一直做不大,因為凈水業離不開服務,而現在全行業雖然嘴上喊要重視服務,但更多人還是在走賺快錢的路線。不信就去調查一下已經購買凈水機的消費者滿意度,可能會嚇你一跳。
行業重在“養”而非“搶”
產業研究員林燕萍撰文中寫道,“雖然桶裝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居民的飲水需求,但真正健康的飲水方式是使用家用凈水器,這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水質的二次污染問題。”
“隨著水污染問題的日益嚴峻、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凈水器普及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但是現實5%的普及率遠遠達不到成熟市場70%的要求,凈水器市場增長迅猛,引來群雄逐鹿。”據粗略統計,目前中國市場上的凈水器品牌超過3000家,不知名品牌居多。
“眾所周知,目前行業內普遍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從業者的心態,凈水業重在養而非搶。二是行業應該接地氣的科普而非炒作。”張旭東表示。
與此同時,凈水產品的銷售渠道雜而多,還沒有形成穩定、高效的主力銷售渠道,
“房地產工程、商務機、農村市場都是不錯的銷售渠道,應該著力開發。”張旭東補充道,“我估計2103年凈水器的銷售額應該在300億元左右,復合增長率,媒體上說40%。”
而對于品牌的選擇上,未必就是國外品牌更好。張旭東認為,國內的凈水機并不比國外的差,因為很多原材料都是一樣的,不足之處就是細節、穩定性。
據業內測算,中國約四億個家庭,如果有1/4的家庭安裝凈水器,那么凈水器的需求數量就有1億臺,若按每臺1000元計算,國內凈水器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2015年,隨著凈水器普及程度的深層次發展,以及現有產品的更新換代,中國凈水器的市場容量或將超過2億臺,市場總額超過2000億元。
“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有市場前景并不代表就有市場,市場是靠人做出來的,比如浴霸,在國外和國內就不一樣,因為做法不同。”張旭東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