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HEPA檢漏的問題,國內學者也有探討使用生物學方法檢漏的。
1. 所用生物示蹤物的粒徑如何掌控?
一般細菌多大于0.3um,用大的生物粒子不符合用于定義HEPA的0.3um粒子的大小,檢測結果是否可得到認可?
2.生物氣溶膠的濃度如何控制和計算?
文獻中所見一般為xxx cfu/l, 但這可能不能滿足檢測效率的要求。不知一般的生物氣溶膠發生器是否能做到發生單個生物粒子和保證均勻性,如果否,過濾效率的內涵是否與定義HEPA的不符?
3.采樣效率有多大?
由于不能采用掃描方式在線檢測,生物采樣器很難達到100%的采樣效率,故用來對評價99.99% 這樣的效率來說,是否可行?
4.如何保證檢漏過程中生物學粒子的活性?
所發生的生物粒子歷經發生、通過HEPA、采樣、培養等痛苦歷程,如何保證其活著?
5.如何驗證生物學方法的可靠性?
一般,新方法應與經典方法比對、驗證,如果新方法在準確性、重復性、價格、時間、方便等方面均無突出特點時,其應用性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