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綠城鄭州“約談藍”后空氣再陷重度污染(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人民網鄭州9月25日電 (尚明楨 肖懿木)9月24日,鄭州市民小張起了個大早,準備去東區如意湖跑步。可一拉開窗簾,小張就被窗外“仙境”般的景象給驚呆了。“嗬,好大的霧霾,出去晨練等于‘吸毒’呀”,說著小張點開手機上的天氣APP,“果然又是中度污染,約談都快倆月了,說好的‘鄭州藍’呢?”
兩個月前的7月23日因大氣污染嚴重,環保部約談鄭州市負責人。7月24日,鄭州市召開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千人誓師大會,市長馬懿強調,“竭全市之力,使大氣污染現狀盡快好轉。”
如今,兩個月過去了,根據環保部最新出爐的八月份環境監測報告顯示,鄭州空氣質量排名較七月份不進反退,河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發布數據顯示鄭州八月份空氣質量綜合排名全省倒數第一……
鄭州治污成效究竟如何?如何正確看待排名數據?當初立下軍令狀的相關單位工作推進如何?鄭州市民怎么想?對此,本網記者將深入調查,探訪約談后的鄭州空氣質量變化。
【現狀】”約談藍”后鄭州空氣質量排名再倒數
約談兩個多月后,鄭州空氣怎么樣?
環保部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鄭州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僅有39天,在全國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中,大氣環境質量位列倒數第3,其中二季度每個月均“穩居倒數第2”。7月28日,鄭州市長馬懿被環保部閉門約談。這也意味著,鄭州成為新《環保法》實施以來,全國首個被環保部約談的省會城市。
7月23日環保部通知約談鄭州。7月24日,鄭州召開千人誓師大會,將以壯士斷腕治理大氣污染。巧合的是,環保部監測資料顯示,從這一天到7月31日,鄭州大氣質量一連迎來了9個“優良天”。其中,7月26日和31日,空氣質量接近“優”的標準,鄭州市民將這樣的空氣稱為“約談藍”。
然而,好景不長,繼“約談藍”、“閱兵藍”之后,鄭州空氣質量急轉直下,令人揪心。
9月16日,環保部發布8月份全國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鄭州排名不升反降,從7月份倒數第七下落至倒數第五。
9月21日,河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發布8月份環境質量狀況,其中,鄭州市8月份的空氣質量在全省18個省轄市中綜合排名倒數第一,優、良天數排名全省倒數第三。
9月8日,鄭州市上空現黑色污染帶,如“妖霧”襲城。
9月19日,鄭州全城空氣重度污染。
短短兩個月,鄭州多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大氣污染防治舉步維艱,任重道遠。
鄭州市大街小巷,灑水車作業隨處可見。(通訊員楊正華供圖)
【追蹤】治污軍令狀落實咋樣?建委追責30人
空氣質量沒有明顯改觀,相關部門都采取了哪些舉措?
最近一段時間,鄭州市大街小巷,灑水車作業隨處可見,車次頻次較為密集。市民程先生家住西郊,工作地點在東區,他每天騎車上下班,對治理前后道路揚塵情況感受較為直觀,他說:“以前上下班真是塵土飛揚,尾氣,揚塵讓人很苦惱,最近兩個月比較常見灑水車在路面作業,地面每天濕淋淋的,明顯感覺到道路揚塵少多了”。
當然,個別市民也建議灑水作業應掌握好時間、地點,有些低洼地方易形成積水,應把握灑水量,以免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
除了降塵,鄭州還要拆鍋爐。
“堅決完成10臺燃煤鍋爐的拆改任務,2016年完成全部。”這是鄭州市環保局治污承諾書的其中一項。據鄭州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2015年拆改10臺鍋爐的既定任務已完成;其次,對水泥、碳素、化肥、耐火材料、硫酸等重點行業的提標治理工作也已到位。
另外,停運黃標車也是舉措之一。
記者了解到,鄭州市公交總公司共有6410輛營運公交車,其中黃標車607臺。目前,公交四公司已經停運黃標車,整個公交公司10月31日前將停運全部黃標車。依據計劃,鄭州市在今年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5萬輛,截至8月10日前后,鄭州已經淘汰“黃標車”72973輛,超額完成任務,并力爭接下來五個月內再淘汰3萬余輛。
此外,今年以來,鄭州市建委根據督導情況對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實施財政扣款139家1390萬元;依據《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對存在建筑揚塵違法問題的施工項目立案處罰30起;各縣(市、區)對轄區內揚塵污染治理落實不到位的問題,依照相關規定共追責人員30人。
【調查】半數市民認為空氣質量改善不明顯
鄭州空氣質量是否得以改善?灑水作業,防塵網,高空噴淋等除塵設施是否必要?市民是否會更多選擇綠色出行,環保意識如何?9月22日,記者通過網絡,電話,街采等方式采訪了100名鄭州本地常住居民(男女比例適當,鄭州本地戶籍,年齡在20歲——70歲之間,受訪市民具有一定知識文化水平)。
在參與填寫調查問卷的100人中,12%的市民認為鄭州近期空氣狀況得到明顯改善,52%的市民認為空氣改善效果不明顯,36%的市民認為沒有改善。針對備受爭議的灑水除塵,56%的市民表示支持,認為除塵效果明顯,而39%的市民則認為浪費水資源,效果不明顯;;75%的受訪市民表示會自覺踐行環保,選擇綠色出行,反映市民環保意識較為積極。
【專家】民眾應冷靜看待排名揚塵治理考驗城市管理能力
防污治污工作穩步推進,空氣質量排名下降,間歇性出現重度污染,市民認可度不高,難道鄭州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真的是不進反退?
鄭州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解釋,大氣污染防治并非一蹴而就。倫敦煙霧事件以后也是花了將近15年時間才實現空氣質量的基本好轉。希望民眾多點耐心,積極參與環保,共同提高治污效率。
“治污效果不可能立竿見影,民眾應客觀,冷靜看待排名”,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專家咨詢組成員、鄭州大學環境科學研究院教授張瑞芹說,“因為影響空氣質量狀況的因素很多,而且容易受天氣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因此考評周期還應該再拉長一點更為科學。”
張瑞芹也強調,鄭州煤炭燃燒在能源占比中很大,城市處于建設發展時期,建設過程產生的揚塵,發展過程中私家車激增等衍生因素,無疑都加重了城市環境負擔,應倡導全民盡量綠色出行,提高環保參與意識。
談及鄭州大氣污染防治方向及建議,張瑞芹說,“政府要下定決心,擺脫‘氣象條件好,擴散傳輸條件好,空氣質量就好’的依賴,鄭州市包括周邊市縣必須扎扎實實做好減排,特別是揚塵治理,對技術含量要求不高,考驗的更多的是城市管理能力。只有真正平衡好污染排放量與環境容納能力,承載能力,才能切實實現空氣質量的好轉。”
此外,記者也從相關環保部門了解到,8月份鄭州市的優良天氣數量為19天,7月份這一數據為20天,而6月份這一數據僅為8天。其中,主要污染物PM10和PM2.5濃度均有明顯下降,PM10濃度甚至下降23%,單從這組數據來看,鄭州大氣污染防治還是取得一定成績。
鄭州大氣污染防治已無退路,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市長馬懿曾表示“鄭州自己的問題必須整改,不要找客觀理由。”市委副書記、市委秘書長胡荃也曾承認,“這樣的空氣質量,讓人出去招商,臉上都掛不住。”綠城鄭州何日白云嵌藍天,除了政府部門的決心與舉措,也需要市民的積極參與與自覺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