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聞社網站10月16日報道稱,記得比爾·格羅斯(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被稱為華爾街“債券之王”——本網注)曾把中國稱作“新興市場國家里的神秘肉制品”。那么,中國會再次給它的經濟報告注水嗎?
世界頂尖的新興市場投資者之一馬克·默比烏斯認為,情況恰恰相反。
報道稱,身為富蘭克林-坦普爾頓投資公司新興市場集團董事長的默比烏斯說:“我知道,關于那些數字是否真實、是不是真的達到7%有很多爭論。但我們手中的數字表明,至少是7%。我們認為,有很多經濟活動其實沒被計算在內,因為中國正從制造業主導的經濟轉向服務業主導的經濟。”
這與榮鼎咨詢公司的分析師在9月為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撰寫的報告中所闡述的觀點不謀而合。
報道稱,那份長達200多頁的研究報告發現,中國的GDP核算方法基本符合國際慣例,指摘其統計數據純屬捏造的說法“不準確”。不過,他們承認,中國的統計數字及其透明度“有時受到政治利益的影響”。
報道稱,這些分析師發現,中國經濟比官方數據所顯示的更大而非更小,服務部門是最難衡量的,房地產業則比當前體現出來的還要重要。
規模具有重大意義。
報道稱,若實際經濟規模更大,那么中國的債務與GDP之比就顯得沒那么可怕;此外,單位勞動力產出、繼而勞動生產力都會看起來更可觀;GDP的單位產值能耗也會有所改善;它還意味著中國會提前兩三年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但不是所有消息都令人振奮。
報告撰寫人丹尼爾·羅森和包蓓蓓寫道:“在今后幾年,要使如今較發達的中國經濟實現更高增長率會愈發艱難。”
報道認為,至于19日公布的數據,經濟學家們預測,政府將宣布第三季度GDP增長率下滑到6.8%。那將是2009年以來的最低季度增長率。
默比烏斯并不氣餒,他說:“經濟轉型無疑正在進行,它一定會取得成功。”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0月17日報道稱,據匯豐銀行首席執行官(CEO)斯圖爾特·格利弗稱,有關中國經濟可能嚴重放緩的擔憂言過其實了。
報道稱,格利弗預計,受消費開支強勁增長等因素的提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未來幾年的增速“仍將超過全球經濟增速”。
格利弗在倫敦對舉行聚會的匯豐銀行客戶們說,“雖然貿易和制造業對中國經濟增長構成下行風險,但這并非什么新趨勢”。
他說:“總的來說,我認為中國不會硬著陸。”
報道認為,中國決策層當前試圖讓經濟擺脫投資驅動型增長模式,轉型為國內消費型增長模式,以促進經濟更加可持續地增長。
報道稱,該國央行[微博]8月做出的讓人民幣貶值的決定,在全球股市引發了一波恐慌。但格利弗表示,中國央行此舉并不說明該國實體經濟脆弱不堪。
他說:“過去幾個月出現經濟波動,股市也反復無常。但這與中國的長期走勢沒什么關系。”
報道稱,據預計,19日公布的官方數字可能顯示,中國經濟今年第三季度增長6.8%,創下2009年以來的新低。
但格利弗表示,中國今年有可能實現“7%左右”的增長目標。
報道稱,他表示,對任何一個由市場驅動的經濟體而言,經濟波動是完全正常的。但這種波動不應轉變人們對中國發展道路基本面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