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作為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觸角已經延伸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筆者認為,做好環保需要兩方面支撐:一是管理;二是技術。然而中國環保30多年的發展主要體現在環境管理工作方面,環保技術開發工作的發展不能滿足環保事業的現實需求,人才缺口是制約環保事業長足發展的軟肋。面對未來復雜而艱巨的環保形勢和任務,需要客觀分析歷史,認真總結經驗,以更大的勇氣去破解環保工作軟肋。
當前環境保護形勢嚴峻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是關鍵
■閱讀提示
在嚴峻的環境保護形勢面前,有效解決我國環境問題的突破口仍在政府層面,在于政府能否提供務實的公共服務,能否提供豐富的技術支撐。簡言之,政府應該為環保技術埋單,其根本出路是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理論上講,環境監管部門與排污企業兩者的目標應該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然而現實中雙方常常處于對立狀態,上演的是一場圍追堵截和貓抓老鼠的大戰,這樣既消耗行政成本,又影響兩者的關系,是一種非常態的現象。其實細究起來,道理不言自明,環境管理解決了“不讓干什么”的問題,卻沒有解決“應該怎么干”這個技術問題。
“堵”與“疏”的辨證關系告訴我們,只堵不疏,往往讓現有形勢更為惡化;只疏不堵,只能使表面暫時平靜。“堵”與“疏”的問題就像治水一樣,如果不從上游疏通渠道,只在下游堵的話,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堵”為權宜之計,“疏”才能治本。在做環境管理工作的同時,要多做一些“疏”的事情,多提供一些“疏”的服務。“疏”的工作做好了,也可以減輕“堵”的壓力,把有限的行政資源用在更有價值的地方,發揮更大的作用。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環保事業蒸蒸日上,但我國的環境壓力也在同步增加。為什么經濟發展水平上去了,環境監管能力提高了,環境壓力卻減不了?其根源就在于環保技術水平跟不上,沒有從根本上做到“增產不增污”,沒有做到“好”與“快”的統一。
在嚴峻的環境保護形勢面前,有效解決我國環境問題的突破口仍在政府層面,在于政府能否提供務實的公共服務,能否提供豐富的技術支撐。簡言之,政府應該為環保技術埋單,其根本出路是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環保人才數量質量堪憂制約環保事業長足發展
■閱讀提示
如果有更好的技術能夠使企業在環境治理中實現廢物循環利用,增加企業的附加效益,企業會做到環保優先;而通過與農業系統的對比,可以看出環保在科研隊伍的實力、教育機構設置方面存在較大差距;除了環保隊伍數量不足外,隊伍的質量更讓人擔憂。
早在2006年4月召開的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強調,做好新形勢下的環保工作,關鍵在于加快實現“三個轉變”,并旗幟鮮明地指出了技術在環保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但現實中,環保技術力量還與“三個轉變”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企業需要環保實用技術
企業是工業化社會的基本細胞,是創造社會財富的重要載體,是安排勞動就業的主力,是推動社會和諧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但是,一些企業因環保不能達標而被關停的現象時有發生。培育一個企業不容易,關停一個企業卻在頃刻間。在我們為這些關停企業扼腕嘆息的同時,不妨平心靜氣地思考一下,為什么總是把不能達標的賬簡單地算在企業身上?如果在污染治理技術上能給予企業足夠的支持,能為企業提供經濟、實用、效果好的治污技術,或許其中一些企業會渡過難關,會轉變為促進地方經濟科學發展的“排頭兵”。事實上,有些企業可以脫胎換骨重現新生,但挽救他們需要靈丹妙藥,需要高新技術。這一方面反映了企業的苦衷,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治污產品與技術的匱乏。平心而論,多數企業也愿意堂堂正正地達標排放、履行社會責任、得到社會認可、實現持續發展。如果有更好的技術能夠使企業在環境治理中實現廢物循環利用,增加企業的附加效益,企業會做到環保優先。
目前環保領域存在一個怪象,那就是環保產業的從業者越老越值錢。吃經驗飯的背后其實暴露了行業規范化、標準化程度不高的問題,而規范化、標準化運作恰恰是企業運行的最高境界,這一過程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如果從業者沒有系統全面的專業學習,光憑經驗很難做到這一點。
中國環保產業正處于市場化發展初期,90%以上的環保企業都是規模小、技術水平低、人才缺乏的小型企業,基本上不具備獨立自主的研發能力。我國環保技術開發的主體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但這些院校多數熱衷于環評、規劃等“經濟效益”好的橫向項目,罔顧市場迫切需求但科研攻關成本高的硬技術,更談不上重視基礎科學和基礎理論研究。目前有限的技術資源也因為沒有跟進開發和后續升級,往往只停留在某一個層面上,不具備實際的推廣和應用價值,面對環保技術難題更顯得束手無策。
國外的做法是由政府提供充足而又適時更新的配套技術,與其他資質一起打包提供給新建企業,這樣企業在誕生之初就擁有了一套完整的環保技術,可以保障“三同時”的有效實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環境監管壓力。
我國農業系統的技術推廣模式也值得學習,即將技術支持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通過環保技術推廣站將成熟的技術推廣到應用一線(包括行業、企業和個人)。但這樣做的前提是必須有一套基本覆蓋各行各業的實用環保技術,有一支不斷適應新形勢、開發新技術的龐大的環保人才隊伍。
環保科研人才嚴重不足
要認識環保系統的科研力量,不妨與農業系統做個簡單比較。農業系統中從國家到地方已經建立了不同層次的農業大學、農業科學研究院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體系。我國之所以能夠以世界9%的耕地養活占世界21%的人口,其中農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就達到50%以上。
單從國家和省級科研力量的簡單對比,就可以看出農業科研隊伍的實力。中國農業科學院(截至2006年底)擁有兩院院士11人,科技人員4721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775人,科技人才中有博士、碩士1827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現擁有5名院士,近400人的科研人員,全院共有博士、碩士245人;江蘇省農業科學研究院現有在職科技人員1200余人,其中高級科技人員495人,博士160余人;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現有職工137人,其中高級職稱以上人員32人,博士24人。粗略統計,環保科研人員只是農業科研人員的1/10。
若從教育層面上比較,差距就更大。中國農業大學現有兩院院士1人,專任教師1526人,其中教授476人。學校現有本科生13942人,研究生6044人,博士后研究人員156人。另外,各省、市、自治區建有農業大學、農業專科學校等百余所高校,形成了一個非常龐大,能源源不斷輸出人才的基地。而作為中華“環境衛士”的搖籃,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所專門培養環保人才的高職學院,現擁有專任教師380多人,建校30年來共培養的環保人才也只有兩萬人左右。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環保在某種程度上無法與之相比,但至少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環保隊伍人才缺口大的現實。而當我們再度審視目前嚴峻的環保形勢時,不得不擔憂匱乏的人才力量能否支撐起中國環保的明天。
環境管理隊伍專業程度不夠
目前,基層環保隊伍建設相對滯后,不能完全勝任工作需要。據統計,廣東省全省環保系統編制9638人,博士78人;山東省全省各級環保機構總編制11461人,博士12人;湖北省全省環保系統編制5935人,博士12人;江西省全省環保系統人員共4908人,博士4人;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區環保系統人員編制總數3556人,博士12人;內蒙古自治區全區環保在編人員4708人,博士10人;青海全省環保系統實有人數885人,博士1人。可見,中西部的環保隊伍明顯偏弱,即使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東部地區,盡管環保隊伍相對比較強,但較之更巨大的環保壓力,仍然顯得勢單力薄。比如江蘇省在崗環境監察人員有1819人,但全省共有規模企業20多萬家,人均監管企業數達110多家,加上企業違法排污具有間歇性、突發性和隱蔽性的特點,監管力量更顯得力不從心。
除了環保隊伍數量不足外,隊伍的質量更讓人擔憂。環保是一個技術要求高的行業,但目前基層環保人員多數是軍隊復員人員或其他非科班出身人員,環保技術基礎薄弱,即便是具有專業背景的環保人員,也受當前高校環保專業教育單一性、片面性的局限,難以滿足環境監管工作的實際需求,給予監管對象的技術指導更是十分有限。
圍繞未來環保需求組建中國環境大學
■閱讀提示
應緊緊圍繞未來環保需求,組建中國環境大學;同時,應該鼓勵其他行業大學、綜合性大學繼續發展各具特色的環保專業;在條件更成熟的情況下,可適時著手建設區域環境大學、地方環境大學和專科學校,逐步形成分門別類、不同層次的中國環境高等教育大格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強國必先強教,保護環境必先發展環境教育。發展環境高等教育是解決目前環境問題和面向環保未來的根本,是探討中國環境問題的一個新起點。
如今,很多高校結合自身專業特點,設立了特色比較明顯的環保專業,或在原來相關學科的基礎上拓展環保專業。據專家估算,我國目前至少有一兩百家大學設置了環保專業。環保專業分散到各類大學,雖拓展了環保教學內容,形成了不同的學科特色,培養了一些環保專才,但環境科學本身綜合性強、涉及面廣、交叉度高,特別是當前環境科學諸多前沿研究與高新技術的發展融為一體,新興學科不斷涌現,環境科技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研究與成果應用轉化等層面同時展開,環境科學已由傳統的單一關注污染物質的環境效應與生態影響研究,轉為更加關注環境與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關注人類生產方式的轉變,關注人類社會發展的協調與和諧問題。因此,分散于不同高校的環境學科,難免存在交叉程度低、同質化比重大、聯合攻關成本高、優勢學科難以形成、環境基礎教育不全面、環境教育資源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等諸多問題,難以滿足未來環境學科自身建設的要求。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個周期。中國的環境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各類環保人才、發展環保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歷史使命。筆者認為,應該盡快行動起來,緊緊圍繞未來環保需求,組建中國環境大學。同時,作為中國環境教育的補充形式,應該鼓勵其他行業大學、綜合性大學繼續發展各具特色的環保專業,鼓勵環境職業教育、企業高校聯合教育以及在崗教育等不同形式的環境教育向更高、更廣的層次發展,從而形成以中國環境大學為主體,其他院校環保專業為補充的中國環境高等教育體系。在條件更成熟的情況下,可適時著手建設區域環境大學、地方環境大學和專科學校,逐步形成分門別類、不同層次的中國環境高等教育大格局。依托環境大學的建設,在培育專才滿足社會需求的同時,也應該加速核心部門的環保技術創新,建成一批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環境基礎科學研究基地,為綠色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創建提供強大的人才儲備和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