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下一個“污水處理市場”?
哪些環保領域將打開市場?
哪些企業將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十一五”期間,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營獲得了空前的增長,帶動環保產業市場也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未來5年,誰能成為下一個污水處理市場?是眾多投資者、企業關注的焦點。
其中,生活垃圾等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有望在未來集中釋放產業需求。據統計,目前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每年產生量約為3億噸左右,隨著各地政府逐漸重視,相關設施建設加快,“十二五”生活垃圾處理和管理方面的投資預計將超過2000億元,實現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飛躍。
國家在環境管理和污染控制方面的新要求則將開辟數個技術含量頗高的產業領域。氨氮指標的增加,使生活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業廢水治理提標改造成為水處理市場的新亮點。同時,大城市對中水回用需求的增加和要求的提高,將帶動相關深度處理技術得到廣泛應用。
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據估計,“十二五”新改擴建燃煤電廠煙氣脫銷設施將達到1.8億千瓦。而如果仿照脫硫模式,出臺火電機組強制脫硝和補償電價等措施,火電脫硝機組預計將有望在2015年增長到2.5億千瓦以上。與之相關的,較為成熟、脫硝效率較高的SCR技術,將成為火電廠煙氣脫硝的主流。此外,煤粉鍋爐等離子體點火及穩燃技術,電力行業燃煤機組低氮燃燒改造也將成為重點技術。
目前,中國仍有約1/4設市城市和近七成縣城尚未建成污水處理廠,相當一部分已建成污水處理廠負荷率不足三成。在未來5年,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仍為“十二五”環保投資的重點。
可以看出,上述污染治理新興領域都具有極高的技術含量和資金要求。而此前在技術和資本上有一定積累的企業方能在新的市場上搶得先機。這對環保企業是考驗,也是做大做強的戰略機遇。提高的門檻使得作坊式的小企業不再能夠渾水摸魚,環保產業的面貌也將借此獲得相當的改善。
扶持環保產業該怎么花錢?
以獎勵為主將激發有效創新
補貼用戶將開啟更大市場
去年年末,環保產業位列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相關的產業規劃制定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但記者在采訪時發現,業內對于以往的規劃有些意見。“規劃往往帶有較為濃厚的計劃色彩,往往是提出重點發展哪些技術、在哪里興建多大規模的工程,利用市場、利用產業末端拉動的機制很少。”
對此,傅濤表示,如果要扶持某個領域,采取國家直接投資于前端的方式,可能效果并不好,容易產生不公平現象。“投給誰,不投給誰,有時候把握得不那么準。”
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曾經向有關部門提交提案,希望盡快設立城鎮環境基礎設施運營專項基金,改直接投資為對環境基礎設施進行“末端補貼”。這一投資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環境基礎設施運行效率,避免政府投資產生的“擠出效應”,對拉動社會資本投入產生“杠桿效應”,將大大提高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
政府資金應該向末端轉移,已經成為不少業內人士的共識。特別是在鼓勵創新方面,補貼獎勵用戶可能效果更加明顯。誰購買了創新的環境技術、產品和服務,誰就能享受到補貼或者優惠。用戶的積極性必將帶動起企業的主動性。“國家對先進的技術、產品加大扶持,這個方向是對的,但在具體方式上要更多地利用市場手段。”傅濤表示。
在企業數量眾多的環保產業,市場競爭活躍,市場機制如果得以發揮,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更應該利用市場機制,讓有限的國家資金花得更有效率和價值。
此前,記者在采訪環保產業科技創新難的問題時,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現在的環境科研機制仍然計劃色彩濃厚,有些部門采取誰報課題承擔研究就給誰資金,不關注成果能不能得到實際應用。這就導致很多課題組將精力都放在爭取項目上,這樣的效果并不佳。
而在國外的科研體系中,采取的是備案制。即科研主體只需備案課題,自行融資進行研究,而一旦具備轉化效果,才能得到相關部門的獎勵補貼。這一思路值得國內環境科研機制建設工作借鑒。
“付費”是治污市場化終點嗎?
是否付費并非問題關鍵
對環境負責是對企業環境保護最高層次的要求
在去年出臺的相關文件里,國家首次明確了“誰污染誰付費”的環境保護原則,從宏觀層面開始由“誰污染誰治理”轉變。但實際上,污染者付費的原則早已在水、大氣、固廢等領域得到實施,而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正是得益于此。而如今,這一原則在國家層面上的確立,將更加有利于形成符合市場機制的環保格局。
早在五六年前,業內就已經提出,“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不利于環境服務的外部化,不利于環保產業的市場化、專業化。一方面,污染者常常不具備治理的專業性,把治理需求停留在企業內部,無法實現專業化目標。另一方面,就如同如果人人都自己做飯,那么餐飲業永遠也無法得到發展。必須將內部需求外部化,才能開啟相關市場的發展。
污染治理、生態修復等領域的發展目標是市場化、專業化,從產業角度來講,污染者付費的原則有利于實現這樣的目標。但從環境保護的終極目標來看,自己治理還是付費并非問題的關鍵。
據了解,目前在國際上通行的是“誰污染誰負責”原則,并不一定強調付費,而是強調一定要有責任主體。在對環境負責的前提下,企業自己治理、付費治理都是可以的。
在傅濤看來,對環境負責是對環境保護最高層次的要求。“可以通過契約合同將具體的治理工作和任務轉嫁,但責任不能下移。環境責任一定要向最有能力承擔、違約成本最高的主體轉移。”這一原則不僅是對企業的要求,對地方政府同樣適用。
事實上,如果“滿足”于付費原則,也存在一定爭議。比如,是否只要交費就能排污;比如在現有收費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費用不能完全涵蓋治污和修復成本,可能導致巨大的環境成本由國家承擔等等。
從去年發生的幾起大的污染事故來看,盡管有行政性的處罰措施,但企業作為污染事故責任主體被追究責任、被索償環境損失,仍然無法順利實現。這是需要政策層及業界深入研究的問題。
政府能否購買減排服務?
政府角色的變化,將促進環保產業向服務業加速轉型
以合同減排服務為代表的合同環境服務,有望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在2011年獲得國家的重點支持。環境保護部牽頭編寫的環境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正在廣泛征求意見過程中。有關部門擬在環保領域引入合同環境服務,購買者將包括排污企業和政府。其中,政府采購環境服務將是最大的亮點。
地方政府要改善區域內某湖泊的水質,以前的做法是分頭做規劃、然后招標工程。今后,這一系列工作都可以由減排服務提供商大包大攬,提供“一條龍”服務,湖泊水質達到合同要求,政府才付費給企業。這就是合同減排的模式。而這個模式,同樣可以應用到工業企業污染治理過程中。
地方政府采購專業環境服務有著現實的需求。一方面,政府在綜合協調上的優勢并不代表在污染治理方面的專業性,面對日益復雜的環境問題,再將治理的需求進行簡單分解已經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如果不針對環境效果進行投資,沒有敢于對環境效果負責的提供商,那么極容易出現環保投入的不經濟、投資效率低下,甚至出現花冤枉錢的現象。
專業性、系統性上的欠缺讓包括政府、企業的治理用戶對采購專業環境服務有著現實的需求,經過近年來的發展,環保產業中各環節的水平和質量已經有所提高,基本具備支撐服務業發展的能力。但供需雙方要順利“接上頭”還是有著現實的障礙。在目前的財稅體制下,地方政府可以動用財政資金采購環境治理工程、設備,但還不能采購減排服務。對此,相關的溝通工作、試點即將進行。
據悉,有關部門擬選定在土壤、河流、生態修復等方面進行合同環境服務試點。由于合同環境服務外部性強,不能像合同能源管理那樣以能源為計量單位,如何確定受益主體、量化計費標準、完善日后評估,都是試點有待解決的問題。
節能減排能花市場的錢嗎?
建立節能環保產業投資基金
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
2011年伊始,首創集團發布公告,國內水務龍頭企業首創股份將在水處理業務上投資60億元。而環保行業的“巨無霸”——中節能集團也正持續開疆擴土。但這種“不差錢”的狀態仍然只局限在國有環保企業中。
一直以來,我國環保產業的投融資體制,都是以政府為主導,以國債、銀行為主要渠道,社會性資金缺少投資通道。而今后幾年,這一狀況將有望得到改善。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此前透露,“十二五”期間,國家強調以市場化的方式推動節能減排,擴大市場融資渠道,創新投融資方式;在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過程中,實現中央政策指導和資本市場運用的有機組合。
在“十二五”巨大的環境保護資金需求面前,以政府為導向的環保產業投資顯然力不從心。而社會資本量大,對于回報穩定的環保市場也有巨大興趣,關鍵是如何引導這些資金投入到節能減排等環保領域,這就需要擴大市場融資,創新融資方式。有關部門考慮采取兩種方式,一是建立節能環保產業的投資基金;二是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
而在2009年年底,由通用(北京)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成立的環境產業基金,作為中國第一支環保產業基金,主要投資于水務行業,邁出了第一步。據悉,當前工信部正在與證監會、銀監會包括人民銀行研究創建一種聯動機制,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優先考慮節能環保、減排、低碳技術應用的企業上市。將創業板、中小板作為創業投資、節能減排投資的一種退出機制,發揮資本市場與政策的組合效應。
這對于已經顯現資金風險的環保企業來說,將是重大利好。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相關分析師指出,在市場化進程并沒有穩定成熟的情況下,傳統的融資渠道有逐漸萎縮的趨勢,這導致市場對水務等相關行業的發展空間較為憂慮。
一方面,雖然環保板塊表現搶眼,但上市環保企業仍然無法利用重要的治污項目直接融資,融資潛力受限。另一方面,風投、PE這些活躍的資本對國內環保產業的參與度也并不高。水務等環保市場雖然可以吸引大量資金,但由于市場較為分散,尋找相當規模的投資對象有一定困難。
而盡管政策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水務等環保行業,但一直以來的投融資政策體系并沒有為眾多資本創造大的發展空間。“十二五”期間,若要擴大市場資源的利用,有必要鼓勵民間資本與風險投資參與環境保護,并且在制度創新和信貸支持方面積極探索水務等成熟領域的資產證券化。
哪些事可以放心交給市場?
部分專業操作能否市場化運作?
企業污染治理服務能否外部化?
不久前,無錫市與相關企業簽署協議,以COQT模式共同承擔無錫市空氣環境監測系統的投資、建設、運營、質量控制與數據應用。COQT模式是指環境監測由企業建設、運營、維護、提供有效的數據,政府驗收、監督、考核、購買數據。
政府部門由原來的實施者成為相關服務的購買者,這一角色的變化是現代服務型政府職能變化、定位轉型的要求,也是相關產業市場發展的前提。如今,在環境監管的不少領域也有著這樣的現實需求。
業界人士指出,以前由隸屬于環境管理部門的事業單位承擔的專業工作的操作,如環境監測、監理,環境審計,環境規劃,環評,事實上都能夠以外包的形式實現市場化運作,而相關的產業將得到迅速發展,環境服務業的“疆土“也將隨之不斷擴展。
業內人士指出,中央政府現在主張地方政府部門減少行政性服務職能,減少事業編制,這也符合國際潮流。事實上,由行政機構自己承擔某些服務,成本高,服務質量也難以保證。而在監測領域,無錫的做法正在成為各地開展相關建設的樣板。
而從更廣意義上來說,需要職能外部化的不僅僅是政府。當前,清潔生產、節能減排、處理廢水等環保項目都在各企業內部消化,這在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所所長傅濤看來,并不屬于環保產業的范疇。“真正的產業化是需要對外服務的,不把服務向外部轉移,就不能實行社會化服務,就沒辦法真正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也無法形成規模化。中國的環保產業要發展,最先要解決的是內部服務外部化。”
正是在定位方面的“偏差”導致了我國的環保產業化程度還不高,技術力量都停留在各個行業內部,創新力量也十分薄弱。“一個企業只要把自己的治理需求解決就滿足了。這樣一來,市場機制就難以發揮作用。有的公司為了解決自身排放問題,引進了很好的技術,但也只是內部消化,制約了技術的推廣。”傅濤說。
低價中標為何一直如影隨形?
要對工程、企業加強標準化專業化建設,實現有效監管
對于“本分”的環保企業來說,污染治理、環境監測設施低價中標絕對是個噩夢。這個由業主方短視引發的惡性循環至今沒有停止,只想省錢、不顧客觀規律的需求導致很多環保企業在成本下浮15~20%的情況下中標,導致偷工減料現象頻發,既讓大量環保設施不能正常運行,也讓環保產業落了個低質低價的“名聲”。
如今,隨著環境監管的日益嚴格,地方政府、企業等用戶方的觀念正在日益改變,越來越多的用戶希望采購到性價比高的工程和服務。而在脫硫領域,去年,環境保護部明確要求火電廠脫硫裝置旁路一律鉛封,一旦脫硫設備出現問題,由于沒有旁路設計,停運會給電廠帶來巨大損失。這一政策將迫使火電企業在脫硫設施建設運行管理上提高要求。
“小偷不會掏錢給自己買好的手銬”。這是一句戲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點出了環保工程設施的特殊性。因此對于這個高風險行業,低價中標法則必須在完善的市場環境下方能適用,也就是必須有一系列配套設施。
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在很多發達國家,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在招標包括環境治理工程在內的各項高風險工程時,咨詢公司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們被聘請對各投標企業進行詳細考察,確定既符合要求又成本最低的中標企業,且采取終身負責制,一旦由于中標企業不合格而出現問題,可以對咨詢公司提出質詢和責任追索。
2009年,海南省政府建設部門在打包招標16家生活污水處理廠項目時,就引入了咨詢公司,實現了“合理低價中標”,這在業內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對此,不少企業表示,標底中標是比較符合國情的,就是業主通過第三方咨詢機構對工程實施一系列評估,得出符合業主要求和當前市場價格的工程造價。最后,以最接近這個標底的價格中標。
“我們是能做出和國際上媲美的工程的。”國內某知名民營環保企業老總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在環境監管日益嚴格、違法成本提高的趨勢下,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的效率被日益關注,廣大業主也將逐漸提高認識。低價中標的空間將被擠壓,合理低價中標將成為主流。
污水處理廠能否發揮大作用?
治理設施運行效率、穩定性和運行成本將成為競爭主要因素
有專家曾經指出,在“十二五”氨氮控制的目標要求下,與其大規模、大投資地對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進行升級改造,不如提高建成處理設施的運行效率,其對氨氮削減的貢獻率一點也不遜色,投資的性價比更高。
近年來,治污設施建設在步伐不斷加快、覆蓋面不斷擴大的同時,運行效率低下導致治污效果差、投資效率低的現象也引起各界關注。2006年,有關部門曾經做過調查,投入運行的治污設施只有1/3可以正常運行。
建成設施的運行質量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環境保護部等6部委去年下發文件,要求提高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率。而有關污水處理費上調的政策意愿和業界呼聲日漸強烈和明確。上調費用的同時,提高污水處理負荷率和運行效率也成為現實需求。
而富于經驗的專業運營公司的出現,將大大提高技術上的可能性。運營市場也將得到迅速擴張。
“5~10年之后,在整個產業鏈條中,運營服務應該會成為最大的一塊蛋糕。”桑德環境董事長文一波表示,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當建設密集期過后,隨之而來的市場需求和關注點將會是保證治理設施更好地運行。而且隨著對環境質量要求和環境標準的提高,對設施運營還會提出更多的要求。
環境服務業商會此前的估算顯示,目前,城鎮污水、垃圾處理運營企業有1000多家。預計未來5年,城鎮污水、垃圾、煙氣脫硫脫硝設施運營服務規模將和建設投資持平,達到6000多億元。
在發展較為成熟的水處理領域,運營服務的重要性正在日漸凸顯,成為很多企業著重拓展的業務領域。傳統的水處理EPC企業普遍認識到工程建設結束之后的運營市場是利潤更加豐厚、現金流更加穩定的一個領域。而在很多地區污水處理收費機制尚不完善的情況下,承擔運營的企業必須優化管理,在確保治污效果的同時重視成本控制,這將成為未來企業間比拼的重要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