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發布
環境保護部日前發布了《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成為“十二五”期間環境保護部發布的第一個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稀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但稀土行業發展中仍存在非法開采、產能過剩、生態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這一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將有利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本期應知版將為讀者解讀稀土行業污染情況等相關知識。
解讀一
中國稀土行業狀況如何?
我國稀土資源豐富、分布廣、種類全,特別是世界罕見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富含稀缺貴重的銪、鋱、鏑、鉺、镥、釔等中重稀土元素,綜合利用價值大。我國已發現的重要稀土礦床常與多種金屬或非金屬礦物共生,許多稀土礦床為稀土—鈮,稀土—鐵,稀土—磷,稀土—稀有金屬等共生礦床,且儲量都很大,有用組分含量高,可在開采主元素的同時回收利用與之伴生的有益元素,經濟效益可觀。中國稀土占據著眾多的世界第一,資源儲量第一,占36%左右;產量第一,占世界稀土商品量的97%;銷售量第一,60%~70%的稀土產品出口到國外。稀土資源是我國優勢戰略性礦產資源,鄧小平同志曾說:“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
我國稀土資源不僅儲量大、礦種全,而且廣泛分布于全國22個省區。目前大量開采的稀土礦床主要有包頭混合型稀土礦、以江西和廣東為代表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以四川冕寧為代表的氟碳鈰礦等,相應的主要稀土礦產品也分為3類:氟碳鈰礦—獨居石混合型稀土礦(包頭稀土精礦)、南方離子型稀土精礦和氟碳鈰礦(四川礦)。
近年來,我國稀土產業穩步發展,高純、單一稀土產品已達到總商品量的一半以上。稀土金屬產業發展迅猛,稀土金屬和合金產品占世界市場的80%以上。現在,我國規模以上稀土生產企業共有160余家,總資產達到50億元左右。
解讀二
行業帶來了怎樣的環境問題?
由于過度開發,我國的稀土資源儲量下降迅速,稀土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
稀土采礦、選礦對生態環境有何影響?
礦區生態環境現在主要遭受下面幾方面的破壞
對地表植被的直接破壞開采后的山頭,植被和有效土層基本全部剝離,基巖裸露,植被蕩然無存,自然恢復極其困難,容易造成礦區水土流失從而荒漠化。據調查測算,年產1萬噸稀土氧化物,將破壞地表植被100平方公里左右;
開采中產生的大量尾砂,占壓土地,對堆置場地原有生態系統造成破壞池浸后的尾砂常呈非固結或半固結狀態,每遇雨季山洪,大量的尾砂隨雨水下泄,造成壓占農田、淤塞河道、淹沒公路等一系列生態和社會問題。
放射性污染礦山開采剝離后的貧礦和廢石被運到礦山周圍的各大排土場堆存,使動物、牧草、土壤都受到了放射性污染。
稀土冶煉、萃取分離對環境有何污染?
稀土冶煉、萃取分離生產過程中使用大量的酸堿、萃取劑等化工原材料,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廢渣。
據了解,利用酸法、堿法生產的不少稀土廠,環保治理設施不完善,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水、氣、渣等廢棄物。濃硫酸高溫焙燒工藝平均生產1噸稀土(REO50%)焙燒礦,產生9600立方米~12000立方米含有精礦粉塵、HF、SO2、SO3和硫酸霧的廢氣,約75立方米酸性廢水和1噸左右的放射性廢渣(含水)。稀土礦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氨氮廢水,廢水中的含氮量約5g/L,超出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規定的氨氮二級排放標準(25mg/L)近200倍。這些廢水大部分未經有效治理排放,不僅給生活飲用水造成污染,對周圍水域環境和引灌農田也產生污染。
解讀三
針對污染國家出臺了什么政策?
我國對稀土資源開發利用實行抑制性的政策,先后出臺了很多規定。
開采和生產實行總量控制
1991年,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將、錫、銻、離子型稀土礦產列為國家實行保護性開采特定礦種的通知》(國發〔1991〕5號)。此通知規定對離子型稀土礦產實行有計劃開采,禁止礦山企業與外資合作、合資開采離子型稀土礦等。
為逐步解決生產能力過剩、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嚴重、技術裝備落后、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國土資源部辦公廳2003年6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認真保護和合理開發稀土、錫、銻等優勢礦產資源,對稀土、錫、銻繼續進行專項整治,并實行開采總量控制。
為了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和改善行業管理,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自2007年起,稀土礦產品和冶煉分離產品生產實行指令性計劃,這是國家在新的形勢下對稀土生產實行總量控制的又一項重要舉措,表明國家對稀土資源開發利用高度重視。
污染排放標準不斷嚴格
我國于1985年首次制訂了與有色金屬工業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排放有關的《重有色金屬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3—85)、《有色金屬工業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GB5085—85)、《有色金屬工業固體廢物浸出毒性試驗方法標準》(GB5086—85)、《有色金屬工業固體廢物腐蝕性試驗方法標準》(GB5087—85),以及《有色金屬工業固體廢物急性毒性初篩試驗方法標準》(GB5088—85)。當時未制訂有關稀土工業的污染物排放標準。
1996年,對上述標準進行了修訂,將廢氣排放納入《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和《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將廢水排放納入《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將固體廢棄物排放納入《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5085.1~5085.3—1996)。如今,環境保護部又單獨制訂了有關稀土工業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根據稀土工業企業生產工藝、生產裝備的特點和原輔材料的成分,以稀土工業企業生產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作為控制項目,對稀土行業廢水、廢氣和放射性物質的排放控制等方面都作了明確規定。為防止企業稀釋排放,標準中還規定了單位產品基準排水量和單位產品基準排氣量。
名詞速遞
稀土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從57到71的鑭系元素,即鑭(La)、鈰(Ce)、鐠(Pr)、釹(Nd)、钷(Pm)、釤(Sm)、銪(Eu)、釓(Gd)、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镥(Lu)和原子序數為21的鈧(Sc)、39的釔(Y)共17個元素的總稱,通常用符號RE表示,是化學性質相似的一組元素。
稀土采礦
指以露天開采或地下開采方式從礦床中采出稀土原礦的過程,包括采用溶液浸礦方式直接從稀土礦床浸出或堆浸獲得離子型稀土浸取液的過程。
稀土選礦
指根據稀土原礦中的游泳礦物和脈石的物理化學性質,對有用礦物與脈石或者有害物質進行分離生產稀土精礦的過程,以及從溶液浸礦獲得的稀土浸取液中通過化學方法生產稀土富集物的過程。
稀土冶煉
以稀土精礦或含稀土的物料為原料,含有分散提取、分組、分離、金屬及合金制取工藝中至少一步生產稀土化合物、稀土金屬或稀土合金的過程。
分離提取生產工藝
以稀土精礦或含稀土的物料為原料,經過焙燒或酸、堿等分解手段生產混合稀土化合物的過程。
數說新聞
50%
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稀土工業儲量約為1億噸(以REO計,下同)左右,我國已探明的稀土工業儲量為5200萬噸,約占世界的50%,是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我國不僅稀土資源豐富,而且資源分布廣,礦物種類齊全,全國稀土礦探明儲量的礦區有60多處,分布于22個省區,其中內蒙古稀土儲量最大,占全國的83%,其余分布在四川、山東以及江西、廣東、廣西、福建、湖南等省區。
200倍
全國稀土企業2005年生產冶煉分離產品產量達到了10.39萬噸,至少用了12萬噸(REO)礦產品,產生的廢水量估計約2000~2500萬噸。如果其中的氨氮含量為300~5000mg/L,則超出國家排放標準十幾倍到200倍。
1.5萬噸
以年焙燒分解包頭混合型稀土精礦(REO50%)15萬噸考慮,每焙燒分解1噸精礦產生SO2約0.5噸,按達到現行排放標準計,全國稀土行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5萬噸左右。根據全國環境統計公報,稀土行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