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來,日本企業在中國“涉水”的步伐漸漸有加快之勢。這其中有單純做財務投資人的,如丸紅、伊藤忠,也有想參與運營環節的,如日立。而更早之前,日本企業在中國水處理市場上,主要以設備、技術廠商的面目出現。在日本“涉水”企業搶灘中國市場的潮汐中,膜廠商的表現比較搶眼。
這些膜廠商包括:三菱麗陽、旭化成、東麗等。
2011年3月8日,安徽國禎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日本久保田株式會社實行戰略合作,引進日本久保田膜設備的生產制造技術,合資成立久保田國禎環保工程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專門從事MBR設備和工藝的生產、研發、銷售以及市政污水和工業廢水工程總包。
藍星東麗公司于2009年在北京奠基,是一家反滲透膜廠商。引進東麗從制膜到卷膜的生產技術、以及從制膜到卷膜的全套自動化生產線,在中國建立反滲透全套產品的生產基地,目前藍星東麗反滲透工廠已建設完成并正式投產。
另有爆料稱,“三菱麗陽已經和一家環保央企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最高級別的領導進行了會談,確定了將在泛環保領域的全面合作。”同時,三菱麗陽和北京的碧水源(以MBR出名的創業板上市公司)也有技術上的合作。并且,2011年,三菱麗陽計劃重組中國市場人馬,以和以往不同的商務模式開拓市場,尋求和地方政府直接合作,投資建設、運營BOT污水處理廠,而不是只提供膜產品。
除此之外,同方股份和日本NOK去年也在江蘇無錫合資建廠,生產家用凈水器的微濾膜及濾芯、工業超濾膜組件、大型MBR膜組器等系列產品,通過研究開發、產品制造、工程服務等形式,專業從事飲用水水質改善、工業用水凈化、污水處理和再生利用等業務。
關于日本膜廠商的行動,還有其他各種市場傳言,除了以上幾個事件,可能其他謠傳最后不會有結果。但是卻顯示出在中國水處理行業,日本膜廠商躍躍欲試的情態,也表明企業的原始需求和產業的客觀要求是一定存在的。碧水源以MBR技術實現市場傳奇之后,中國水處理領域甚至資本市場對于膜的關注異乎尋常。日本在技術方面又比較有優勢,因此和中國水企業難免一拍即合。
今天的中國水處理行業,已經開始熱鬧起來,好似一塊七巧板,日本企業的加入,更增加了很多組合的可能。組合的邏輯是:A和B是否對某塊業務同時感興趣卻又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AB合作是否可能改變格局(比如國禎和久保田的合作)。就算A和B之間在其他業務上有競爭關系,只要A和B的競爭不是行業第一和第二的競爭,就不會成為阻礙。不妨來放開想象力,拼拼七巧板。
這其中的最大變數,是新業務是否有預期的激活效果。比如MBR業務是否會對國禎的上市起到決定性幫助?是否會幫助久保田成功打開中國市政污水處理的大門?這還很難說,畢竟有碧水源珠玉在前,三菱麗陽和GE也不容小覷。
從國人以往的經驗看,合資是痛苦的,雙方的目的和利益基礎各不相同,想取得美好的結果需要只能互相妥協。不過,最近日企膜廠商的行動背后可能的確凸顯三個現實。
第一是天時,當前中國水行業恰逢其時,被當做戰略新興產業的一部分,同時,膜材料作為高新材料也受到鼓勵;行業合縱連橫將大行其道,并購、合作并不只在國內企業之間進行。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在膜領域的技術引進受到了中國政府的鼓勵,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通知中,鼓勵引進的先進技術就包括“污水再生利用膜材料生產技術、高性能海水淡化用反滲透膜制造技術”。此處的引進技術是指買斷或許可方式進口國外先進專有技術或專利,或通過合作開發,獲得自主知識產權和掌握先進專有技術的行為。對引進此類先進技術,中國政府給予貼息支持。
第二是地利,中國市場多元化,水處理領域及更寬泛的環保行業還沒有絕對壟斷地位的公司存在,即時被熱炒的MBR,碧水源也沒有形成一家獨霸的局面。
第三是人和,中國的行業高層們(包括國企和民企),對于外來的技術與經驗,即便不是盲從,也是很歡迎的態度,他們識實務,不忌諱分享和借力。
最近發生在日本的大地震事件是否會影響到雙方合作的內容和進程?加速推進、擴展還是延緩?目前還很難說。近期一個相關的事情是:日本東麗株式會社和中國藍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藍星東麗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原定于2011年4月8日舉行開業盛典,目前這一典禮已因日本地震的原因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