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我國是輪胎生產和消費大國,也是廢舊輪胎的產生大國。加快推進廢舊輪胎資源綜合利用,提高廢舊輪胎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對于緩解我國橡膠資源短缺局面,促進橡膠工業節能減排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目前,在我國,一個以廢舊輪胎為主要生產原料的資源節約型產業已初具規模,廢舊輪胎翻新與循環利用產業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十分廣闊。
行業發展成果顯著
面對國際和國內復雜的市場環境,輪胎行業企業通過抓質量、促管理、創品牌,及時調整結構,實現了行業的穩步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我國輪胎翻新量約為1400萬條,再生橡膠產量約280萬噸,橡膠粉產量約為25萬噸,熱裂解5萬噸,比上年均有所增長。
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協會會長朱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0年,面對國際和國內復雜的市場環境,輪胎翻新與循環利用行業企業通過抓質量、促管理、創品牌,及時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及經營方針,實現了行業的穩步發展。
朱軍介紹說,從生產規模上看,截至2010年底,輪胎翻新與循環利用行業的生產企業已經達到2000多家,一個以廢舊輪胎為主要生產原料的資源節約型產業已初具規模,初步形成了舊輪胎翻新、廢輪胎生產再生橡膠、橡膠粉及熱解的完整產業鏈。
從產業布局上看,除西藏自治區以外,各省區市都有輪胎翻新與循環利用的生產企業;所加工的翻新輪胎產品已逐步被社會認可并得到廣泛使用,用廢輪胎生產的再生橡膠、橡膠粉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第三橡膠資源。
從生產技術上看,輪胎翻新與循環利用生產所需要的關鍵設備已經基本實現國產化,而且大多數產品已經接近或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輪胎翻新已經由熱翻斜交胎為主變為以預硫化法冷翻子午胎為主;再生橡膠生產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為其環保達標生產探索了新路子;常溫精細橡膠粉生產技術已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降溫負壓催化熱解技術的應用,開創了將廢橡膠材料“吃干榨盡”的新方法。
從產品種類上看,我國輪胎翻新企業已經由過去單一的翻新汽車輪胎,擴展到翻新礦山工程輪胎和航空飛機輪胎;再生橡膠產品也在向多品種方向發展;橡膠粉也在向直接利用和應用于橡膠粉改性瀝青的方面拓展。
此外,我國輪胎翻新企業的環保意識也進一步增強,大部分大型再生橡膠生產企業基本實現了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鋼絲、廢纖維的有效利用,實現了廢渣零排放;對生產用水進行循環利用;對生產中的尾氣,通過生物法、化學法、循環法等進行有效的綜合治理。
綜合利用潛力巨大
廢舊輪胎循環利用這一朝陽產業正在以其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生態環保和節能增效等諸多優勢,贏得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年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編制并正式發布了《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指導意見》。《意見》指出,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國已經成為橡膠資源消費大國。
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年均橡膠消耗量占世界橡膠消耗總量的30%。輪胎是我國最主要的橡膠制品。
目前,在汽車產業的帶動下,一方面新輪胎的市場規模還在持續擴大;另一方面,廢舊輪胎也在源源不斷地產生。2009年,我國產生廢輪胎2.33億條,重量約合860萬噸,折合橡膠資源約300多萬噸,若能全部回收再利用,相當于我國5年的天然橡膠產量。
朱軍分析說,自“十一五”以來,國家已經出臺了多個文件,從政策層面為廢舊輪胎的翻新與循環利用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持,《循環經濟促進法》的出臺更是為廢舊輪胎翻修和循環利用的發展提出了法律保障。
從資源配置和利用的角度看,國內橡膠資源的供給和需求之間仍然有比較大的缺口,目前我國橡膠工業每年所需70%以上的天然橡膠、40%以上的合成橡膠都需要進口。
而發展廢舊輪胎翻修和循環再利用不僅可以減少資源消耗,同時還可以降低廢舊輪胎
對環境的影響。通過廢輪胎“熱裂解”技術,可將廢輪胎分解成45%的燃料油、35%的炭黑、10%的鋼絲和10%的可燃性氣體。
從產業發展水平看,2009年,我國舊輪胎翻新產量僅為1300萬條,翻新率不足5%,而發達國家輪胎翻新比率在45%以上;再生橡膠產量約270萬噸,橡膠粉產量約20萬噸。這說明,我國廢舊輪胎的翻新率、回收率和利用率都具備很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
此外,在節能減排、綠色消費等理念的倡導下,人們對于廢舊輪胎翻新與循環利用的認知度逐漸提高,對輪胎翻新與循環利用產品的認可度也在提高,這為這一產業更大規模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市場基礎。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廢舊輪胎循環利用這一朝陽產業正在以其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生態環保和節能增效等諸多優勢,贏得了廣闊的市場前景。”朱軍介紹說。
記者還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不少地區已經紛紛建成了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園區,依托廢舊輪胎等資源的翻修和循環利用,拉動地區經濟的發展。
著力突破發展瓶頸
當前,要加快廢舊輪胎回收體系建設,規范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市場,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加快專業人才培養
根據《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指導意見》提出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我國舊輪胎翻新水平有較大提高,其中載重輪胎翻新率提高到25%,巨型工程輪胎翻新率提高到30%,轎車輪胎翻新實現零的突破;廢輪胎資源加工環保達標率達到80%。穩定發展再生橡膠產品,年產量達到300萬噸;橡膠粉年產量達到100萬噸;熱解達到12萬噸;并重點培育10家左右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知名企業。
朱軍表示,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本行業在2015年應該能夠比較順利地完成這一目標,在部分領域甚至會實現更大的突破。
“不過,整個行業也存在一些深層次的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廢舊輪胎的回收體系還不太健全,一些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比較粗放,科技人才比較匱乏等。”朱軍表示。
朱軍建議,當前,我國應該加快回收體系的建設,確保廢輪胎回收后能夠進入正規加工處理企業,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使輪胎翻新市場將更加規范,使廢舊輪胎資源得到充分再利用,避免廢舊輪胎對環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朱軍告訴記者,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協會已經將編制的“汽車輪胎翻新行業準入條件”和“廢輪胎綜合利用行業準入條件”兩個產業政策上報有關部門,協會還計劃進行5項行業標準的相關起草。目前協會除了提出完善回收利用體系的政策措施外,還將著重從企業規模、是否采用節能環保技術等方面,提高行業準入門檻。
此外,朱軍還建議,應該加快在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行業建立輪胎翻新、再生橡膠、橡膠粉及熱裂解等四方面的“國家級研發中心”,加快推動行業的科技研發和專業人才的培養,使全行業的從業人員素質和水平得到提升,促進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